送贺尚书致仕后赴召

使者徵行立晓风,宰臣传诏守离宫。

关中旧忆留萧相,江左今看起谢公。

路经琴峡秋声满,天绕滦河御气通。

闻说至尊劳睿想,莫令行色后宾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送贺尚书致仕后赴召》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贺尚书在退休后应召而行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贺尚书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赞美。

首联“使者徵行立晓风,宰臣传诏守离宫”,描绘了贺尚书在清晨的微风中接受朝廷征召的情景,通过“晓风”、“离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体现了贺尚书作为朝廷重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颔联“关中旧忆留萧相,江左今看起谢公”,运用历史典故,将贺尚书比作古代的贤相萧何和谢安,暗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对贺尚书过去功绩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贡献的期待。

颈联“路经琴峡秋声满,天绕滦河御气通”,通过“琴峡”、“滦河”等自然景观,描绘了贺尚书赴召途中的景象,以“秋声满”、“御气通”等词语,既渲染了旅途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对贺尚书此行使命的崇高与神圣。

尾联“闻说至尊劳睿想,莫令行色后宾鸿”,表达了对贺尚书此行的深切关怀,希望他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同时也寄托了对贺尚书未来贡献的期许,寓意着即使在退休后,贺尚书仍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如同不落后于南迁的大雁一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贺尚书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抒发,不仅赞扬了其个人品质和政治成就,也体现了对国家忠诚与奉献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大都杂诗四首(其一)

抛却渔竿沧海边,拂衣来看九重天。

画阑九陌桥如月,绿影千门树似烟。

南国佳人王幼玉,中朝才子杜樊川。

紫云楼上如渑酒,孤负东风二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大都杂诗四首(其三)

卢沟晓月堕苍烟,十二门开日色鲜。

海上神仙非弱水,人间平地有钧天。

宝幢珠珞瞿昙寺,豪竹哀丝玳瑁筵。

春雨如膏三万里,尽将嵩呼祝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大都杂诗四首(其四)

形势全燕拥地灵,梯航万国走王城。

狗屠已仕明天子,牛相宁知别太平。

玄武钩陈腾王气,白麟赤雁入新声。

近来朝报多如雨,不见河南召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殿试罢赋

玉堂松桧带晨霞,遥望宸严共拜嘉。

逢掖诸生袍立鹄,未央清问墨翻鸦。

扶摇九万风斯下,礼乐三千日未斜。

从此君王识名姓,烟波惭愧旧渔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