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过山中寺,劳生有底忙。
梵书虫蠹纸,佛界燕巢梁。
晓日光明藏,野花知见香。
丰碑如会意,读罢更彷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之巽的《福胜院》,描绘了诗人多次路过山中寺庙的所见所感。首句“三过山中寺”点明了诗人频繁造访的背景,暗示了他对于佛法或内心宁静的追求。接下来的“劳生有底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忙碌和困惑,反映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反思。
“梵书虫蠹纸,佛界燕巢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寺庙内静谧而略带破败的景象,虫蛀的经书和燕子在梁上筑巢,展现了僧侣们可能已不在的寂寥。这两句寓含着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晓日光明藏,野花知见香”描绘了早晨阳光透过寺庙的景象,以及野花散发出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与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禅意世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丰碑如会意,读罢更彷徨”中的“丰碑”可能象征着寺庙的历史和信仰,诗人读完碑文后内心更加迷茫,这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寻求解脱与执着之间的徘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寺庙的景象,融入了诗人对人生、佛法的深沉思考,富有哲理性和画面感。
不详
忆昔诗豪为写真,至今光景尚如新。
亭中客鬓几人老,山下灵根千岁春。
倏歘相逢皆召杜,舂容莫逆少雷陈。
我来随分重知见,似与夫君夙有因。
庐陵游乐夕阳山,太守何人若是班。
三岛幻成一丘小,五峰对峙两溪环。
竹间庭院邻翁卜,木杪楼台仙者寰。
紫笑扶疏枝干老,春来得兴颇开颜。
九月黄花正是时,谁催青女试瑰琦。
冰天雪夜无人问,玉质金相我自知。
瀛海茫茫又晚秋,瀛山漠漠几浮沤。
人间底事登高处,来上元龙百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