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听,黄鹤楼中三两声。仙人去,天地有余青。
这首诗《苍梧谣》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在古诗词中独树一帜。
“听,黄鹤楼中三两声。”开篇以听觉引入,黄鹤楼作为历史名胜,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象,三两声的描述,既勾勒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仙人去,天地有余青。”仙人离去,留下的是自然界的宁静与永恒。这里的“天地有余青”,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清新与生机,更蕴含了对仙人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仙人的离去,并非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象征着灵魂的升华与自由,天地间依然充满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美好愿景。顾太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宇宙哲思巧妙融合,展现了古诗词中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不详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情萧索,啼鸦过尽春寒作。
春寒作,春城十里,月明吹角。
哀音一片伤凄绝,黄昏更觉东风恶。
东风恶,深深庭院,重重帘幕。
长鸣短鸣,何来雁声。翱翔律吕和平,发炎方北征。
人情物情,千年不更。云中谁计邮亭,趁东风去程。
扶头怯怯娇如滴,照银烛、千金一刻。
叶补翠云裘,花缀胭脂色。
华清浴罢疑无力,更生受、东君护惜。
亭北牡丹花,试问谁倾国。
玉妃装卸,天上琼枝亚。
立尽东风明月下,露井初开昨夜。
结伴阆苑飞仙,上清沦谪尘寰。
萼绿华来无定,羽衣不耐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