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二)

帘密风时度,宫深日倍长。

纻罗随节赐,黍麦趁新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当风吹过密帘缝隙时,宫中的白天似乎更加漫长。
随着季节变换,皇帝会赐予纻罗这样的轻薄衣料,人们也抓紧时机品尝新收的小米和麦子。

注释

帘密:形容帘子密集,阻挡视线。
风时度:指风偶尔透过帘缝吹进来。
宫深:皇宫深处,代指宫廷。
日倍长:因宫中光线较暗,感觉白天更长。
纻罗: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轻薄透气。
随节赐:按照时节赏赐给宫中人员。
黍麦:泛指谷物,如小米和小麦。
新尝:刚收割的新鲜谷物用来品尝。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时节宫廷中的景象。"帘密风时度"写出了尽管帘幕紧密,但微风仍能穿过缝隙,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空气的清新。"宫深日倍长"则通过宫墙深深,阳光照射时间更显得漫长,体现了皇宫内独特的环境和节气的特征。

"纻罗随节赐"表达了端午节皇帝会赐予官员们轻薄的纻罗衣物,这是节日的礼仪和赏赐,体现了皇家的恩典。"黍麦趁新尝"则点出此时正是品尝新熟的黍麦的时候,寓意着丰收和节日的庆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宫廷端午节的气氛,既有皇家的庄重,又有节日的喜庆,富有生活气息。苏辙作为北宋文人,他的诗歌风格平实而含蓄,这首诗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执热宁忘濯,清心自释烦。

东朝闻好语,畏日解馀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舟楫喧呼招屈处,禽鱼鼓舞放生中。

百官却拜枭羹赐,凶去方知舜有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太皇太后阁六首(其六)

玉殿清虚过暑天,草庐烦促念民编。

外家近许迁新宅,不遣司农费一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太皇太后阁六首(其四)

出磨玉尘除旧廪,捧箱綵缕看新丝。

一年丰乐今将半,两殿欢声外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