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磨玉尘除旧廪,捧箱綵缕看新丝。
一年丰乐今将半,两殿欢声外得知。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情景,诗人苏辙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节日的氛围和丰收的喜悦。首句"出磨玉尘除旧廪"形象地写出米粮经过精细研磨,清除陈旧,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清洁。"捧箱綵缕看新丝"则展示了人们精心准备新丝线,为节日增添色彩,寓意着生活富饶和手工艺的精细。
"一年丰乐今将半"表达了对过去半年丰收的欣慰,也暗示了接下来的好时光。最后,"两殿欢声外得知"暗含宫廷内外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太皇太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展现出皇家与民间共享节日的和谐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传达了端午节的喜庆气氛和人们对丰收的感恩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盛世生活的赞美。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扬子江心泻镜龙,波如细縠不摇风。
宫中禁捧秋天月,长照人心助至公。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乾。
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
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铺草不曾消。
晴寒不及阴寒重,揽箧犹存未著貂。
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
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