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藓磴披萝入,茅堂著竹遮。
绿看流去水,红惜落残花。
蜀鸟啼春静,山童厌客哗。
细观题壁者,一一是诗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武衍探访隐者居所的场景。他踏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藤萝缠绕,进入茅草搭建的小堂,四周环绕着翠竹,显得宁静而雅致。诗人欣赏着流水潺潺,心中对流逝的时光和凋零的花朵充满感慨。春天的蜀鸟在静谧中啼鸣,山童的喧闹声也显得格外清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仔细观察那些在墙壁上题诗的人,对他们充满了敬意,认为他们都是富有诗意的文人墨客。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文人的风雅。
不详
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春风荻渚暗潮平,紫绿尖新嫩茁生。
带水掐来随手脆,棹船归去满篝轻。
竹根稚子难专美,涧底香芹可配羹。
风味祇应渔舍占,玉盘空厌五侯鲭。
老矣犹征调,新从淮上归。
尽知边境事,曾解寿春围。
腥血封刀匣,黄沙渍铁衣。
奏功均得赏,沽酒醉斜晖。
漭漭风涛外,天随底处寻。
碧云千嶂暝,红树九秋深。
故国荒城梦,空江倦客心。
行藏那复计,篷月闯孤斟。
路接官河柳行斜,蹇驴冲暑憩田家。
雨馀天迥云生叶,日午风轻稻放花。
袯襫已悬黄犊睡,桔槔不动绿阴遮。
老翁相见如相识,命坐藜床自析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