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

西汉右文治,间气产名儒。

一推贾长沙,一推董仲舒。

其实王佐才,董犹逊不如。

董氏谈王道,理尚悬诸虚。

贾生论治道,剀切握其枢。

苟施诸实事,七国害先除。

其馀推本图,治可返唐虞。

惜哉忤绛灌,谪向长沙居。

郁郁赍志没,身后丛毁誉。

东坡好论人,曷不以身试。

时当熙丰朝,荆公正言利。

章惇吕惠卿,附和俱得意。

何不迎合之,而亦触其忌。

放逐老江湖,与贾复何异。

责己固已疏,责人无乃备。

人才升降间,世运关隆替。

汉治不复古,端因疏贾谊。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通过对贾谊和董仲舒的对比,以及对贾谊遭遇的惋惜,展现了对人才价值的深刻洞察。诗中赞扬了贾谊的治国才能,认为他比董仲舒更胜一筹,能够有效解决国家问题,如平定七国之乱,回归唐虞盛世。然而,贾谊因触怒权臣,被贬至长沙,最终郁郁而终,身后留下毁誉参半的评价。诗人提出疑问,为何苏轼不亲自实践,而是仅仅评论他人。接着,通过对比苏轼在宋神宗时期的言论与实际政策,指出苏轼未能避免被权臣排斥的命运,如同贾谊一样遭受贬谪。最后,诗人反思人才的升降与时代兴衰的关系,批评汉代治国未能充分重视贾谊这样的杰出人才,导致国家治理的局限性。

这首诗不仅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反映了对人才使用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人才价值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佛入中国

明帝梦金人,顶上飞白光。

因遣蔡愔辈,求佛至西方。

佛以一胡神,入梦感帝王。

世言佛有灵,或即此滥觞。

其实佛无知,道法亦平常。

佞佛者太愚,辟佛者太迂。

纵有生公法,难惑圣人徒。

迹其不二门,与我不一途。

听其自生灭,不必加毁誉。

我若梦金人,亦祇付蘧蘧。

形式: 古风

太平公主

公主作牝鸡,宰相为走狗。

抗颜揽大权,历代史无有。

公主号太平,嫁为薛韶妇。

睿宗是其兄,武氏是其母。

临淄起义兵,曾与诛韦后。

因此录微勋,睿宗待之厚。

权谲有母风,烜赫震朝右。

进退百僚时,一言听可否。

宰相六人中,五人出其手。

裙带煽雌风,骨肉生谗口。

并欲废太子,事败始缳首。

唐代女祸多,后妃居八九。

未有一公主,揽柄专且久。

安乐虽淫纵,较此犹居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河北藩镇之祸

中华沦左衽,戾气先相应。

唐代藩镇强,河北风犹劲。

留后传子孙,称兵抗朝命。

吞噬在邻封,强宗屡易姓。

废立在牙军,太阿倒持柄。

其人居化外,渐与番戎近。

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衅。

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晋。

从此大河北,寸土无乾净。

金源起继之,世与中华竞。

蒙古起继之,复将中华并。

割据四百年,大乱无时定。

乱机何时开,开自唐藩镇。

形式: 古风

坡公逃禅

早岁学苏张,晚年逃佛老。

程子讥坡公,毕竟非同道。

坡公负奇才,睥睨乾坤小。

其性复聪明,冰雪澄怀抱。

宦海起风波,窜逐至岭表。

功名富贵场,春梦何草草。

尘虑渐销除,抗志青云皎。

佛亦聪明人,觉悟生来早。

坡公与印之,箭机彻了了。

籍以佐风骚,藉以涤烦恼。

并非入空门,龙象炫金宝。

昌黎谪潮阳,旧侣长安杳。

亦复识上人,来往通书稿。

可见大才人,末路迂拘少。

洛蜀党虽分,此事休轻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