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眉不皱乐平生,一㪷时能对客倾。
晓枕恰醒红日上,篆炉未歇紫烟明。
画桥贴水轻飞燕,绿牖依山静啭莺。
随雨随晴看天气,缓扶筇杖绕园行。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清晨醒来后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慨。
"双眉不皱乐平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与喜悦,两眉紧锁,象征着内心的忧虑与思考,而这种忧虑并非因为大的悲欢,而是对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美好瞬间的留意。
"一㪷时能对客倾"则透露了诗人愿意在短暂的闲暇时间里,与友人们畅谈,以此来缓解心中的忧绪。
接下来的"晓枕恰醒红日上,篆炉未歇紫烟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时的室内景象。红日初升,篆炉(一种古代取暖设备)里的紫烟尚未散去,这是春天早晨常见的情景,既映射出外面的光明,也反衬出室内的温馨与舒适。
"画桥贴水轻飞燕,绿牖依山静啭莺"两句,则转向了户外景色。画桥是装饰性的桥梁,它贴近水面,使得飞过的燕子显得格外轻盈;绿色的窗棂紧靠着山势,而那静谧的鸟鸣更增加了一份宁静。
最后两句"随雨随晴看天气,缓扶筇杖绕园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顺应与欣赏。在不同天气下,他都能找到愉悦的心境。缓缓地扶着拐杖,在园中散步,这是诗人在春日里的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一位文人的闲适情怀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享受。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积雨平田水接天,乍晴云日焕山川。
净无馀馥延春艳,缛有繁阴长夏妍。
泛泛荷衣青倚盖,轻轻柳絮白飞绵。
一声布谷催清晓,节物惊心挠醉眠。
又将佳节付闲身,独溯城南迤海滨。
万态争看初上月,千秋强忆此宵人。
故乡饼果围儿女,短屋灯旗接比邻。
三载客游吾亦倦,渐愁双鬓有霜新。
节物随时换,朱明斗转杓。
波肥溪鱮壮,风暖谷莺娇。
青草溪头岸,红栏水际桥。
怀人无数舍,我欲致书招。
把酒伤春暮,何人慰寂寥。
才高融未荐,魂断玉空招。
赋就青阳曲,吟成白纻谣。
拊栏三太息,幽愤几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