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二)

父母何曾使我瘉,自将身去徇尘埃。

孔颜思孟老庄释,万语千言唤不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父母何曾使我痊愈,自己却投身于世俗之中。
儒家如孔子、颜回,道家如老子、庄子的思想,无论多少话语都无法召回。

注释

父母:指父母养育之恩。
瘉:病愈,康复。
自:自己。
徇:追求,投身。
尘埃:世俗,尘世。
孔颜思孟:指孔子、颜回、思孟(儒家代表人物)。
老庄:指老子和庄子(道家代表人物)。
释:解释,理解。
唤不回:无法召回,挽留。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无尽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无可奈何的感慨。首句"父母何曾使我瘉",意思是说父母从未能阻止我陷入困境,暗示了诗人可能在经历某种人生的挫折或选择,感到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自将身去徇尘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主动投身世俗,可能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或是某种理想,但这样的选择让诗人深感疲惫。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孔子、颜回、孟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圣贤,他们代表着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诗人试图通过这些智慧的源泉寻找答案或慰藉,但"万语千言唤不回"表明尽管他们的教诲丰富,却无法改变诗人已经做出的选择,也无法唤回他的内心深处。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亲情的怀念,又有对人生道路的反思,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面对社会变迁和个人抉择时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五)

敬身天不宽曾子,白眼人当杀嗣宗。

林下脱巾仍露脚,青云白石肯相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

寄笺遥问两司命,曾遣千金慰执鞭。

抛却一川风月去,高车驷马定何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一)

求鱼指鹿共诬天,驷马嘶声更可怜。

不下但嗔机上嫂,中庭犹有泪如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一)

欲图麟阁终形役,不过虎溪还事烦。

但向暑来寒往处,十分磨铝要无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