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瓦

曹瞒骋志吞刘社,铜雀台高瞰中夏。

徒知扼腕有卧龙,岂料垂涎已司马。

万里河山尚出师,九原魂魄归何时。

清秋风雨满林树,落日笙歌绕穗帷。

翠娥红袖恩情绝,废冢荒台狐兔穴。

空馀片瓦落人间,千载英雄磨未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曹操的野心与结局,以及对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感慨。首句“曹瞒骋志吞刘社”暗指曹操统一北方的雄心,而“铜雀台高瞰中夏”则形象地展现了他傲视天下的气概。然而,诗人指出曹操虽有卧龙诸葛亮这样的谋士,却未能抵挡司马懿的最终篡位,“岂料垂涎已司马”。

接下来,“万里河山尚出师”暗示诸葛亮出师北伐,但壮志未酬,“九原魂魄归何时”表达了对诸葛亮英魂的怀念,期待其灵魂早日回归故土。诗人通过“清秋风雨满林树,落日笙歌绕穗帷”描绘了凄凉的景象,与昔日繁华形成对比,反映出历史的沧桑。

“翠娥红袖恩情绝”暗示了曹操后宫的变迁,曾经的繁华不再,只剩下“废冢荒台狐兔穴”的荒凉。最后一句“空馀片瓦落人间,千载英雄磨未灭”表达了对英雄事迹虽经岁月洗礼,但仍历久弥新,永不磨灭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铜雀台为背景,融合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色,寓言式地揭示了权力更迭与英雄命运的无常,展现出作者对历史深沉的思考。

收录诗词(343)

蓝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磨崖碑

浯溪溪上磨崖碑,尚书之笔刺史辞。

蛟龙澒洞雷雨垂,虎豹惨澹风云驰。

词严义正意则微,银钩铁画世莫窥。

是时妖孽侵唐基,帝星白日西南移。

灵武仓卒事亦危,一二老臣共扶持。

秋风万里天王旗,乾坤汛扫重恬熙。

九重宫阙回春姿,二圣欢乐孝且慈。

丰功伟烈何巍巍,周宣汉武宜同时。

臣结再拜陈颂诗,勒铭不用鼎与彝。

磨高镌坚崖石隳,大书更藉鲁公为。

凛然抗贼志未衰,快剑长戟纷离披。

碧石漠漠青苔滋,字纵磨灭犹可推。

乃知古人用意奇,真与天地同等期。

山空江晚舟楫迟,萧萧落叶寒蝉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晓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画不知兴之所至斐然成章

扶桑西南丹桂林,初日照耀群峰青。

琅玕坠落天杳杳,芙蓉隔水秋冥冥。

我骑瘦马踏残雨,乘凉晏坐南薰亭。

是时烛龙吐光晶,倒景正挂双玉屏。

祥烟庆云忽飞动,翠旌羽盖抟紫清。

恍如仙人下云軿,金银宫阙罗蓬瀛。

丹青疑对李郭画,诡怪莫测山海经。

江波荡漾洲渚横,时有鸟雀啁啾鸣。

西山爽气生檐楹,毛发飒飒通神灵。

重华一去呼不返,疑山九点浮青萍。

黄帝垂衣静四溟,杲杲白日中天行。

湘江之竹鸾凤声,吹作箫韶咏太平。

形式: 古风

七星岩

何年七星降人间,罡风吹作山头顽。

九疑云晴两峰失,五老天清双剑攒。

桂林茫茫石如簇,散漫崩腾走平陆。

雁行斜落大江濆,屏嶂横开叠苍玉。

初疑女娲补天馀,又如禹凿龙门孤。

神光傍射轸翼上,斗柄正指西南隅。

下有洞穴不可测,虎龙昼伏龟蛇蛰。

云根近接勾漏深,海气常带蓬莱湿。

我欲举手招群仙,骖鸾直上虚皇前。

斟酌元气作雷雨,一洒五岭歌丰年。

形式: 古风

题老君洞

混沌始凿开玉融,瑶台隐映青芙蓉。

下有洞穴如崆峒,玉楼十二高玲珑。

丹崖紫气浮空濛,何年玄元降其中。

伐毛洗髓游太空,遗形岁久重岩崇。

元精变化不可穷,庞眉皓首成老翁。

玉局俨坐神霄宫,狮子前导猿后从。

幡幢飘飘羽盖重,海月照见香炉峰。

宝剑倒挂苍精龙,石梁悬瀑声琮琮。

我来飞雪当严冬,瑶草凝碧桃花红。

花间一笑双舞童,授以素书石髓封。

道言五千方击蒙,窅兮冥兮道之宗。

无为自然成汝功,谷神玄牝翕以通。

寿命天地相始终,吁嗟小臣等蠛蠓。

上帝有敕按疲癃,万里驰驱双鬓蓬。

人间岁月苦匆匆,投簪未暇巢云松。

白鹤飞去天南东,长歌林谷来清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