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杂兴

鸣榔声里过吴松,月似银槃贴水中。

网得锦鳞鱼数尾,岂无一尾是蛟龙。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在敲击木桹的声音中,我经过了吴淞口,
明亮的月亮像银盘一样映照在水面上。

注释

鸣榔:敲击木桹,古代捕鱼时的一种信号或驱赶鱼群的方法。
吴松:地名,指吴淞江边,今上海附近。
月似银槃:形容月亮明亮如银盘。
贴水中:紧贴水面。
网得:捕捞到。
锦鳞:色彩斑斓的鱼,比喻珍贵的鱼。
岂无:难道没有。
蛟龙:传说中的龙类,象征着贵重或强大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上夜钓图景。"鸣榔声里过吴松"一句,"鸣榔"指的是船上的锚,拉动时会发出响声,"吴松"则是水边常见的松树,这里可能是指代某个地方或是江上的一处景致。诗人通过这种细微的声音,传达出夜晚的静谧和行船人的孤独感。

"月似银槃贴水中"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如同一个圆润的银盘贴着水面,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梦幻。这里的"银槃"不仅是对月亮形态的精准捕捉,也映射出诗人心中那份清澈与宁静。

至于"网得锦鳞鱼数尾"一句,表明了夜钓带来的丰收,"锦鳞"指的是鱼儿在水中的光泽,这里用来形容被捕获的鱼类,既强调了它们的美丽,也突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物的细腻观察。

最后一句"岂无一尾是蛟龙"则透露出诗人的一种期待与想象。"蛟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指代着未来的英雄或者伟大人物,或者说是一种神异的生物。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希望,即在平凡的夜钓生活中,也许能捕捉到不平凡的东西,或是比喻生命中的机遇和转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期待与想象。

收录诗词(6)

叶元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凌云山绝顶

崔巍万仞俨危梯,蹑履多凭一杖藜。

老宦跻崖冲斗动,高朋立顶惹风啼。

振衣远望乾坤小,举首回看日月低。

自是登天疑有路,云山缥缈夕阳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奉赠德新知府并呈明德通守时中判府良心长司善卿知事

朝发瑞溪县,夕憩苍梧城。

苍梧有贤牧,寮采悉时英。

宴我南薰楼,宿我嘉鱼亭。

珍肴既重列,美酝仍细倾。

莫夜继秉烛,优巫陈楚声。

酒阑吐肝胆,驩焉若平生。

黾勉服王事,行迈有期程。

赠言无誇解,因之寄深情。

形式: 古风

邵武(其一)

溪上千峰碧玉环,瞰溪台榭紫云间。

鸟啼花落非人世,似在金鳌山上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邵武(其二)

城南城北草如茵,绿水青山眼界新。

更问樵溪何处是,满城桃李万家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