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
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相思之情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首句“阳台隔楚水”将人的居所与流动的河水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人物与远方所思之人之间的距离。紧接着,“春草生黄河”则是对季节变迁和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生长的春草和壮阔的黄河,强化了时间流逝和空间辽阔的主题。
第三句“相思无日夜”直接表达了诗人日以继夜、无时无刻不在相思的情感状态,而“浩荡若流波”则将这种情感比喻为奔腾不息的大水,形象地传达了内心的激动和澎湃。
接着,“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一句中,诗人通过河水汇入大海的自然现象,表达了想要与所思之人相会却又感到困难重重的情感。这种渴望与无奈交织在一起,深化了相思主题。
最后,“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则是诗人将自己的眼泪比喻为珍贵的信物,要通过遥远的途径送达给那位远方的人。在这里,“如花人”既可以理解为美好而又易逝去的人,也隐含了所思之人的脆弱和不易久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宏大的宇宙相连,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意交织、景物吟咏的手法。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
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
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
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
卷施心独苦,抽却死还生。
睹物知妾意,希君种后庭。
闲时当采掇,念此莫相轻。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