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

泰和民如何,戏适因块壤。

相从杂稚耋,峙立越寻丈。

乘平初侧一,得隽终杀两。

徒歌足欢愉,至意自融盎。

帝力既不知,大德日荡荡。

尔来几千年,古俗遂长往。

虽云遗制在,淳风邈难想。

谁能陶真乐,返古如指掌。

怀哉壤父歌,三复有遗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祯所作的《击壤》,描绘了古代淳朴的社会生活景象。诗中通过描述人们在一块土地上击壤游戏的情景,展现了泰和民众和谐共处、欢乐融洽的生活状态。

“泰和民如何,戏适因块壤。” 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活动,泰和之地的民众以击壤为乐,展现了一种自然、轻松的生活方式。“相从杂稚耋,峙立越寻丈。” 描绘了老少咸宜的场景,无论是孩童还是老人,都参与其中,站立于土地之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乘平初侧一,得隽终杀两。” 这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击壤游戏的规则与乐趣,初时倾斜一方,最终却能巧妙地转换,寓含着智慧与技巧。“徒歌足欢愉,至意自融盎。” 通过歌唱表达内心的喜悦,欢乐的情绪溢于言表。“帝力既不知,大德日荡荡。” 暗示了在这种淳朴的社会里,人们无需依赖外在的力量,内心的大德自然流淌。“尔来几千年,古俗遂长往。” 时间流逝,古老的习俗逐渐远去。“虽云遗制在,淳风邈难想。” 即使保留着一些传统,但那种淳朴的风气已难以想象。“谁能陶真乐,返古如指掌。” 表达了对真正快乐生活的向往,仿佛能够轻易地回到过去。“怀哉壤父歌,三复有遗响。” 结尾以对壤父之歌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击壤游戏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和谐与淳朴,以及人们对简单快乐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52)

王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蒯菅柔韧自编成,不换仍呼不借名。

长向绿蓑衣底著,两行偏称野夫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覆壳

田头赫日曝肤赪,微智能令庇荫清。

竹股合编深可覆,箬胎层布薄还轻。

制成龟背兼龟兆,俯作鹤躯如鹤行。

南北薅锄人得此,随身长若片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通簪

汗随低首沛如淋,散髻斜横得此簪。

冰箸玲珑清吹入,月痕依约墨云深。

孤标不作附炎态,虚腹宁无利物心。

微眇弃馀能适用,何殊敝帚直千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臂篝

筠篝编织作中虚,穿臂农夫护若肤。

不似舞姬华宴上,巧笼衣袖络珍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