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簪

汗随低首沛如淋,散髻斜横得此簪。

冰箸玲珑清吹入,月痕依约墨云深。

孤标不作附炎态,虚腹宁无利物心。

微眇弃馀能适用,何殊敝帚直千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祯所作的《通簪》诗,以“通簪”为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高洁、清雅的文人形象。

首联“汗随低首沛如淋,散髻斜横得此簪”,以“汗随低首沛如淋”形容文人低头思考时汗水如雨下,生动地展现了文人的勤奋与专注;“散髻斜横得此簪”则以女子散开的发髻斜横着簪子,象征文人虽外表随意,但内心却有着坚定的追求和独特的品味。

颔联“冰箸玲珑清吹入,月痕依约墨云深”,进一步通过“冰箸”(冰做的筷子)的玲珑剔透,暗示文人的思想如同清澈的泉水,纯净而深邃;“月痕依约墨云深”则以月亮的痕迹在墨云中若隐若现,比喻文人的才华在深沉的学问中逐渐显现,既有神秘感又充满期待。

颈联“孤标不作附炎态,虚腹宁无利物心”,直接赞美了文人独立不倚、追求真理的精神,即使身处逆境也不随波逐流;同时,“虚腹宁无利物心”则表达了文人虽物质贫乏,但内心充满对社会有益的想法和行动,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尾联“微眇弃馀能适用,何殊敝帚直千金”,以“微眇弃馀能适用”比喻文人虽被世人忽视,但其智慧和才能却能被恰当利用,如同一把破旧的扫帚,虽然不起眼,但在特定场合下却价值千金。整首诗通过对“通簪”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文人的独特魅力,也传达了对真知灼见和高尚品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52)

王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臂篝

筠篝编织作中虚,穿臂农夫护若肤。

不似舞姬华宴上,巧笼衣袖络珍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谷匣

取制异囷京,初凭梓匠成。

虚中元有受,正位乃无倾。

封鐍开还泻,方层贮每盈。

家家能置此,亦号小常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卖花檐上两相宜,斸药山前屡挈归。

何似采桑盛叶好,是中还有绮罗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晒槃

平如铺簟浅于舟,谷实摊来亦易收。

尝笑昔年高凤麦,漫教平地雨漂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