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不用忧巴蜀,称霸何曾是蜀人。

形式: 押[真]韵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立之手,它们蕴含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首先,“朝廷不用忧巴蜀”表达的是朝廷对于边疆地区,特别是巴蜀(今四川一带)的治理策略,即使地方豪强势力强大,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中央政府有足够的智慧和手腕来驾驭这些地方势力。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中央集权政策的认同。

接着,“称霸何曾是蜀人”则是在探讨历史人物的身份认同。霸通常指的是拥有很高军事地位或功绩的人物,例如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等。诗人提到“何曾是蜀人”,可能在暗示某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并非生于蜀地,但却因其卓越的贡献而被后世视为蜀人的象征。这句话强调了身份认同与个人功绩之间的复杂关系。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洞察力,也反映出他对于国家治理和英雄人物身份的深入思考。通过这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地域界限、崇尚英雄主义的情怀。

收录诗词(3)

张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华楼晴望

一夜江潭风雨后,九华晴望倚天秋。

重来此地知何日,欲别殷勤更上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长门怨

御泉长绕凤皇楼,自是恩波别处流。

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台城

宫殿馀基长草花,景阳宫树噪村鸦。

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樵四五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中秋月二首(其二)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