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仪

法像坤仪重,来从汴水迁。

飞龙缠四极,黄道界中天。

望绝秋毫永,循环太古前。

荒台明月夜,应有泪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铜仪》是元代诗人揭傒斯所作,通过“法像坤仪重,来从汴水迁”两句开篇,巧妙地将铜仪与历史变迁相联系,展现了铜仪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飞龙缠四极,黄道界中天”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铜仪比作飞腾的龙,环绕着四方,象征其权威和力量,同时将其置于黄道之中,寓意其在天地间的重要位置。

“望绝秋毫永,循环太古前”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铜仪长久不衰、超越时间的赞美,仿佛它能洞察永恒,跨越古代,展现出铜仪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荒台明月夜,应有泪潺湲”则以想象中的场景收尾,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的荒台,似乎在诉说着铜仪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情感,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仪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也蕴含了对时间、空间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出三洪峡

积水群山里,行舟乱石间。

地偏疑隔世,峡怒欲藏关。

独鸟啼深树,斜阳下急滩。

千忧逢一快,未觉此生孱。

形式: 五言律诗

题邢先辈西壁山水图

邢家苍苍西屋壁,万壑千峰动寒色。

大江忽转天地回,浮云孤飞日月白。

参差楼观照林红,松桧凄迷起朔风。

昆崙蓬莱不可到,赤城白帝遥相通。

贱子平生尚奇伟,南极衡湘北幽冀。

复从大驾卜滦京,始投邢君多意气。

君昔扈从戎马间,少壮不知行路难。

月明饮马长城窟,雪深射虎祁连山。

万里归来太平日,坐我江山忧百失。

平明万骑出天门,又驾官车就行役。

形式: 古风

送玄上人

清江古镇封溪道,灵峰寺中玉泉好。

灵峰上人天上归,亲见六龙天上飞。

涌金门外潮来去,曾是钱塘江上住。

十里松风六月寒,梦寐犹思径山路。

自参天目老禅师,始信灵峰路不迷。

却被无端徵诏起,等閒来往不曾知。

黄河万里从西下,吕梁百步如奔马。

归去山中问玉泉,应向海门深处泻。

形式: 古风

大驾既还独候驿传未得和陈真人见示

供奉关山远,淹留日月长。

乡书迷楚越,邻笛乱伊凉。

秋水流成字,晴云去作行。

寸心悬帐殿,应似雁随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