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

流水朝将暮,行人东复西。

碑苔几字灭,山木万株齐。

伫立伤今古,相看惜解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千年后的长沙城,春天草木独自茂盛。
流水不断,从早到晚,行人来来往往东西穿梭。
石碑上的苔藓已模糊不清,山中的树木成千上万般整齐。
我长久站立,感叹古今变迁,相互凝视,珍惜这短暂的相遇

注释

长沙:古代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城市。
千载:千年。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流水:指江河的流水。
朝:早晨。
暮:傍晚。
碑苔:碑石上的青苔。
灭:消失。
齐:整齐。
伫立:长时间站立。
伤:感慨。
今古:古今。
惜:珍惜。
解携:分手,离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历史沧桑的意境。开篇“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两句,通过对长沙古地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久远和自然景物的变化,只有春天的野草依旧繁盛,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自然界的不变。

“流水朝将暮,行人东复西”两句,则通过对流水和行人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流水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淌,不断地从晨到暮,而行人在东方走到西方,又重新返回东方,形成一种无奈的循环。

“碑苔几字灭,山木万株齐”两句,借助对古碑和山林的描写,强化了历史的沧桑感。古碑上的文字被苔藓所覆盖,已经模糊难辨,而山中的树木却依旧郁郁葱葱,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伫立伤今古,相看惜解携”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长沙桓王墓前,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诗人伫立于此,心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哀伤,而与朋友道别时,更是感到依依惜别,不忍分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生命感。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长沙馆中与郭夏对雨

长沙积雨晦,深巷绝人幽。

润上春衣冷,声连暮角愁。

云横全楚地,树暗古湘洲。

杳蔼江天外,空堂生百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代边将有怀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寒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北归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阳邻家李光宰

生涯心事已蹉跎,旧路依然此重过。

近北始知黄叶落,向南空见白云多。

炎州日日人将老,寒渚年年水自波。

华发相逢俱若是,故园秋草复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

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旧路青山在,馀生白首归。

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