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感兴三首(其三)

桃花何夭夭,杨柳何依依。

去年白鸟集,今年黄鹄飞。

昔为江上潮,今为山中云。

江上潮有声,山中云无情。

一年足自念,况复百年长。

但存松柏心,天地真茫茫。

形式: 古风

翻译

桃花盛开得鲜艳,杨柳随风轻轻摇曳。
去年白鸟群聚,今年则是黄鹄独飞。
昔日江面潮水涌动,如今山中云雾缭绕。
江上的潮水有声有色,山中的云却寂静无言。
一年的时间已足够感慨,更何况人生漫长。
只愿保持如松柏般坚定,面对天地苍茫无尽。

注释

夭夭:形容花开得繁盛、鲜艳。
依依:形容杨柳随风轻摆的样子。
白鸟:泛指各种白色的鸟类。
黄鹄:一种大型候鸟,羽毛多为黄色。
江上潮:江面的潮汐现象。
山中云:山间的云雾。
百年长:形容人生的长久。
松柏心:象征坚韧不屈和长寿。
天地真茫茫:形容天地广阔无垠,引申为人生渺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开篇“桃花何夭夭,杨柳何依依”两句,以花和树来比喻事物的无常与人间的情意。桃花和杨柳都是春天里常见的景象,“夭夭”和“依依”形容它们生长的样子,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感慨。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鸟类来表达时间流逝的主题。“去年白鸟集,今年黄鹄飞”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变化,这里的“白鸟”与“黄鹄”可能象征着不同的事物或情感的流转。

接下来的两句,“昔为江上潮,今为山中云”则表明诗人观察事物状态的改变,从过去的江边潮汐到现在的山间云雾。这里“昔”指的是过去,而“今”表示现在,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

“江上潮有声,山中云无情”则是对这种自然景象进一步的情感描绘。潮汐的声音似乎蕴含着某种生命力,而山中的云朵却显得冷漠无情。这两句通过声音和无声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一年足自念,况复百年长”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即便是短暂的一年也值得反思,更何况是悠长的百年。这句话传递出一种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两句,“但存松柏心,天地真茫茫”则显露出诗人面对无常与变化时所持有的坚定信念。松柏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寿,这里“松柏心”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坚守。而“天地真茫茫”则是对宇宙之大、自然之广阔的一种感慨,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时间洪流中的渺小与敬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以及宇宙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山中感兴三首(其二)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形式: 古风

山中感兴三首(其一)

载酒之东郊,东郊草新绿。

一雨生江波,洲渚失其足。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采芝复采芝,终朝不盈掬。

大风从何来,奇响振空谷。

我马何玄黄,息我西山麓。

形式: 古风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

环堵尘如屋,累然一故吾。

解衣烘稚虱,匀锁救残须。

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

不应留滞久,何日裹籧篨。

形式: 五言律诗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三)

两月缧囚里,一年忧患馀。

疏因随事直,忠故有时愚。

道在身何拙,心安体自舒。

近来都勘破,人世只蘧庐。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