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感兴三首(其一)

载酒之东郊,东郊草新绿。

一雨生江波,洲渚失其足。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采芝复采芝,终朝不盈掬。

大风从何来,奇响振空谷。

我马何玄黄,息我西山麓。

形式: 古风

翻译

带着酒去东郊,东郊草地正新绿。
一场雨后江面起波澜,水中小洲仿佛失去立足之地。
青春难道不值得珍惜,但寻欢作乐并非我所愿。
采摘山中的灵芝,整日忙碌却收不满一手。
大风不知从何处刮起,奇异的声音震动山谷。
我的马匹毛色深黄,让我在西山脚下歇息。

注释

载酒:带着酒。
东郊:东郊。
新绿:新生的绿色。
洲渚:水中的小洲。
岂不惜:难道不值得。
行乐:寻欢作乐。
采芝:采摘灵芝。
盈掬:满手。
大风:大风。
奇响:奇异的声音。
玄黄:深黄。
息:歇息。
西山麓:西山脚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郊游的景象,诗人带着酒前往东郊,眼前是一片新绿的草地。春雨过后,江水波涛,连岸边的小洲和水中的石块都看不到了。这是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放松。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采芝复采芝,终朝不盈掬。" 这几句流露出诗人的忧虑和无奈。他意识到青春易逝,但他并不是为了寻欢作乐而游山玩水。他的心中似乎有更深的苦恼,他只是借着采集灵芝(传说中的长生草本)来排遣寂寞,然而终日辛勤也不见得多,这也许象征着他内心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大风从何来,奇响振空谷。我马何玄黄,息我西山麓。" 这几句则充满了豪放与自由的情怀。大自然中的狂风激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共鸣,他骑着那匹玄黄色的马,在西山脚下停歇。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和暂时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情感依赖,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

环堵尘如屋,累然一故吾。

解衣烘稚虱,匀锁救残须。

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

不应留滞久,何日裹籧篨。

形式: 五言律诗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三)

两月缧囚里,一年忧患馀。

疏因随事直,忠故有时愚。

道在身何拙,心安体自舒。

近来都勘破,人世只蘧庐。

形式: 五言律诗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一)

浩劫风尘暗,衣冠痛百罹。

静传方外学,晴写狱中诗。

烈士惟名殉,真人与物违。

世间忙会错,认取去来时。

形式: 五言律诗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五)

我自怜人丑,人方笑我愚。

身生豫让癞,背发范增疽。

已愧功臣传,犹堪烈士书。

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