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宁古塔地区的沧桑变迁与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诗人以“辽金曾建号,唐宋亦经过”开篇,点明此地曾是多个朝代的领地,历史底蕴深厚。接着,“旧迹残碑少,荒城蔓草多”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三韩迷姓氏,五国失山河”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地域的更迭,使得曾经的人名、地名都变得模糊不清,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绝域无文献,苍茫发浩歌”则总结了前文,指出在如此偏远之地,历史文献的缺失,只能通过吟唱来寄托对过往的怀念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宁古塔地区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厚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与现今荒凉对比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