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威猛而有力量的僧人形象,将其比作戏海的狰狞龙和出山的猛虎,象征其精神气势之强大。"眼盖乾坤,气吞佛祖"四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和尚的非凡眼界和无比自信,仿佛能包容天地,连佛祖的威严也不在话下。
"严法令则滴水冰生,提向上则超今越古",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和尚的严谨律己和卓越智慧,即使是细微的戒律也能带来冰寒的效果,他的修行境界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九据名蓝,三奉诏旨",表明和尚在佛法上的深厚造诣和朝廷的尊崇,他多次接受皇命,显示出其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无愧当年面壁人,只是口门多一齿",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和尚的独特个性,虽然他有不同于常人的特征(可能是指口齿不齐),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修为和成就,反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虚堂和尚的诗,既描绘了他的威猛形象,又揭示了他的内在修养和独特个性,语言生动,富有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