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再赋解嘲》由宋代文学大家朱熹所作,其深邃的哲理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首句“宇宙一瞬息,人生等浮游”,开篇即以宇宙的浩渺与时间的短暂对比,将人生的渺小与短暂展现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接下来,“云何百年内,万变纷相酬”则进一步阐述了人生中变化无常的主题,暗示在短暂的一生中,各种变化接踵而至,令人应接不暇。
“颠倒不自知,旁观乃堪羞”两句,通过自我与他人的视角对比,揭示了人们往往在自己的行为中迷失自我,而他人却能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出问题所在,这既是对人性的讽刺,也是对自我反省的呼唤。
“拱揖尚虞夏,干戈到商周”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当下社会的反思,提醒人们不应沉溺于过往,而应面向未来。
“岂悟旷士怀,泛若不系舟”则借用了“不系之舟”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超脱世俗、心怀旷达之士的生活状态,他们如同随波逐流的舟,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
“驷马谅弗视,名高非所求”强调了对名利的淡泊,认为真正的智者不会被外在的荣誉和地位所迷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最后,“彼哉夸夺子,逝矣昆仑丘”是对那些追逐虚名、夸耀争斗之人的讽刺,同时“褰裳绝冥外,天风舞云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以天风为伴,以云裘为衣,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生动的比喻、丰富的历史典故,以及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朱熹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思想深度,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