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晚兴

曾听石楼水,今过邵州滩。

一笑供舟子,五年经路难。

云间落日淡,山下东风寒。

烟岭丛花照,夕湾群鹭盘。

生身后圣哲,随俗了悲欢。

淹旅非吾病,悠悠良足叹。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从前听过石楼的流水声,如今经过邵州的激流滩。
笑着安慰船夫,这五年来历经旅途艰难。
天边夕阳柔和,山脚下春风吹过却带着寒意。
烟雾缭绕的山岭上花儿盛开,傍晚湾中群鹭翩翩起舞。
生前追随圣贤哲人的足迹,随世俗体验悲欢离合。
长久的旅行并非我所惧,只是感叹人生的无常与漫长。

注释

石楼:古代建筑名,可能指有水边的楼阁。
邵州:古地名,今湖南邵阳一带。
舟子:划船的人。
五年经路难:历经五年艰辛的旅程。
云间落日淡:夕阳在云端显得柔和。
山下东风寒:山风带来春寒。
烟岭丛花:云雾缭绕的山岭上的花丛。
群鹭盘:一群白鹭在水面盘旋。
生身后圣哲:生前效仿圣贤。
淹旅:长期在外旅行。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深远。
良足叹:值得深深感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江行晚兴》,描绘了诗人江行所见所感。首联“曾听石楼水,今过邵州滩”以回忆起昔日石楼边的流水声和眼前的邵州滩,展现了时空流转的感慨。颔联“一笑供舟子,五年经路难”表达了诗人历经艰辛,对舟子报以微笑,五年间的旅途充满挑战。

颈联“云间落日淡,山下东风寒”通过描绘落日余晖下的云层和山风带来的凉意,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尾联“烟岭丛花照,夕湾群鹭盘”进一步描绘沿途的自然景色,群鹭在夕照中飞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诗人在诗中流露出随顺世事、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生身后圣哲,随俗了悲欢”,即使身处旅途,也不以困苦为病,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漫长。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体现了陈与义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自五月二日避寇转徙湖中复从华容道乌沙还郡七月十六日夜半出小江口宿焉徙倚柁楼书事十二句

回环三百里,行尽力都穷。

巴丘左移右,章华西转东。

江声摇斗柄,秋色弥葭丛。

群木立波上,芙蕖披月中。

镜湖应足比,剡溪那可同。

世将非识事,孤啸聊延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其一)

不读远游赋,放怀兹地宜。

云山绕窗户,万态争纷披。

世故日已远,风水方逶迤。

倚杖夜来雨,东山烟散迟。

人间许长史,不与此心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晚晴野望

洞庭微雨后,凉气入纶巾。

水底归云乱,芦丛返照新。

遥汀横薄暮,独鸟度长津。

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

悠悠只倚杖,悄悄自伤神。

天意苍茫里,村醪亦醉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道中书事

临老伤行役,篮舆岁月奔。

客愁无处避,世事不堪论。

白道含秋色,青山带雨痕。

坏梁斜斗水,乔木密藏村。

易破还家梦,难招去国魂。

一身从白首,随意答乾坤。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