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书事

临老伤行役,篮舆岁月奔。

客愁无处避,世事不堪论。

白道含秋色,青山带雨痕。

坏梁斜斗水,乔木密藏村。

易破还家梦,难招去国魂。

一身从白首,随意答乾坤。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到了老年还感叹奔波劳累,岁月匆匆坐上竹篮车前行。
旅途中的忧愁无处躲避,世事纷繁难以评说。
白色的道路上秋意渐浓,青山上留有雨后的痕迹。
残破的桥梁横跨在斗形的溪流上,高大的树木环绕着村庄。
轻易破碎的是回家的梦想,难以召回的是离国的思绪。
我这一生从头到尾,随心所欲地回应天地之间。

注释

行役:指长途跋涉或频繁的出行。
篮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小车。
客愁:旅人的思乡或忧虑之情。
世事:世间的事情,包括人情世故。
白道:白色的路,可能指秋日落叶后的道路。
斗水:形容水量不多的小溪。
乔木:高大的树木。
去国魂:离开祖国的思念之情。
乾坤:天地,这里代指整个世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道中书事》,描绘了诗人晚年离家出行时的感慨和所见景色。首联“临老伤行役,篮舆岁月奔”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旅途奔波的无奈与感伤。颔联“客愁无处避,世事不堪论”进一步抒发了漂泊他乡的愁苦和对世间纷扰的厌倦。

颈联“白道含秋色,青山带雨痕”通过描绘秋色中的道路和雨后青山,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清冷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尾联“坏梁斜斗水,乔木密藏村”写出了旅途中的艰辛,以及乡村景致在破败与茂密中隐藏的宁静。

最后两句“易破还家梦,难招去国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即使梦境易碎,也无法唤回离去的灵魂。全诗以“一身从白首,随意答乾坤”作结,流露出诗人面对命运变迁的坦然和对自然的接纳,显示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感事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

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九日赏菊

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

夜霜犹作恶,朝日为解围。

今晨岂重九,节意入幽菲。

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

殷勤黄金靥,照耀白板扉。

沽酒欲寿花,孔兄与我违。

清坐绝省事,未觉此计非。

夕英岂不腴,骚人自难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其一)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

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

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

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

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

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二十一日风甚明日梅花无在者独红萼留枝间甚可爱也

昨日梅花犹可攀,今朝残萼便斓班。

群仙已御东风去,总脱绛袂留林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