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杂咏二首(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淮河沿岸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百丈牵船溯上流”,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百丈长的船只逆流而上,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清淮从古有三洲”一句,点明了淮河的历史悠久和地理特点,三洲的存在为淮河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
“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谢收”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淮河流域的历史变迁。浮山堰与降王的故事,以及淝水之战与小谢(谢玄)的关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深沉与人物的英勇。
“红树有霜还可骑,白蘋无雨更宜舟”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红树在霜中依然生机勃勃,白蘋在无雨的天气里更加适合乘舟游玩,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最后,“平生自是多行役,莫信吾家马少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他一生忙碌奔波,但并不因此而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便是像马少游这样的旅行者,也应珍惜旅途中的每一刻。这句话既是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鼓励,提醒人们即使在忙碌中也不忘欣赏身边的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故事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