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二首(其一)

百丈牵船溯上流,清淮从古有三洲。

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谢收。

红树有霜还可骑,白蘋无雨更宜舟。

平生自是多行役,莫信吾家马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杂咏二首(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淮河沿岸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百丈牵船溯上流”,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百丈长的船只逆流而上,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清淮从古有三洲”一句,点明了淮河的历史悠久和地理特点,三洲的存在为淮河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

“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谢收”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淮河流域的历史变迁。浮山堰与降王的故事,以及淝水之战与小谢(谢玄)的关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深沉与人物的英勇。

“红树有霜还可骑,白蘋无雨更宜舟”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红树在霜中依然生机勃勃,白蘋在无雨的天气里更加适合乘舟游玩,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最后,“平生自是多行役,莫信吾家马少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他一生忙碌奔波,但并不因此而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便是像马少游这样的旅行者,也应珍惜旅途中的每一刻。这句话既是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鼓励,提醒人们即使在忙碌中也不忘欣赏身边的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故事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杂咏二首(其二)

濠梁无客更观鱼,游子行过莫问书。

潮落沙痕鸥泛少,风回云影雁行疏。

归帆夜宿山前寺,从橐秋辞仗外车。

俯仰此身天地内,沧洲重去带经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西山

凤城西去玉泉头,杨柳堤长马上游。

六月薰风吹别殿,半天飞雨洒重楼。

山浮树盖连云动,露滴荷盘并水流。

舣岸龙舟能北望,翠华来日正清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试院杂题五首(其一)

小雨霏微不作泥,棘闱鱼钥待晨鸡。

银袍影近花灯立,綵户光连粉署题。

霢霂已沾文运庆,絪缊犹觉化钧齐。

端门三月黄金榜,应有商霖应上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试院杂题五首(其二)

莲炬银台堕蜡泥,氍毹重席织文鸡。

计偕万里人交趾,骨买千金马月题。

省树春回珠蕊亚,御沟冰泮缬波齐。

胪传名上多龙虎,昨夕官占已报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