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吴先生的赞赏和对他前往拜访苏副使的期待。"闻名欣识面"一句,体现了对吴先生名声的仰慕和初次见面的欣喜;"异好有同功"则强调了他们虽然爱好不同,但都能达到相似的成就。
诗人自谦地说"我亦惭吾子",表达出对自己不如吴先生之处的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吴先生的敬佩。"人谁恕此公"进一步赞美了吴先生的为人,暗示他的德行令人钦佩,如同宽恕之人。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描绘了两位老人相见的场景,暗示他们的年事已高,相聚之日如同秋风中的万里相逢,显得尤为珍贵。最后,诗人以"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收尾,借任安的典故,形容吴先生虽年迈但风采依旧,形象生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吴先生的深厚友情和对其品格的赞美。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经史三年学,聪明一旦开。
把文甘潦倒,数日待归来。
士患声名早,官今岁月催。
有亲须薄禄,临路尚徘徊。
老眼元多泪,春风见此行。
又为贫贱别,更觉急难情。
斗食吾堪老,词场尔向荣。
未须怜野鹜,家法付宣城。
妙年失手未须恨,白璧深藏可自妍。
短发我能今种种,晓妆他日看娟娟。
千金市帚宁论价,万户分封信有年。
清白传家有如此,归涂囊尽不留钱。
旷度逢知晚,高才处下难。
清秋一鹗上,拭目万人看。
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
凭将衰老事,一一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