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庸从兄自楚北归里赋呈(其二)

薄宦三年别,穷途百感侵。

飘零余老泪,飞动失雄心。

暂共烽边隐,曾劳泽畔吟。

新诗留石镜,激烈总哀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黎庶焘为他的从兄自楚地返回故乡所作的第二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从兄多年在外做小官的艰辛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从兄飘零老去、壮志难酬的同情和共鸣。"薄宦三年别,穷途百感侵"描绘了从兄长期在外做小官的辛酸,三年的离别让各种情绪纷至沓来。"飘零余老泪,飞动失雄心"进一步刻画了从兄的衰老与失落,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只剩下几滴老泪。"暂共烽边隐,曾劳泽畔吟"回忆了从兄在边疆的隐居生活,以及他在困境中的吟咏,暗示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最后两句"新诗留石镜,激烈总哀音"表达了对从兄新作中深深蕴含的激愤与哀愁的赞赏,这些诗句如同一面石镜,反映出他们共同的悲凉境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沧桑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5)

黎庶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愈遣怀

山妻竟日工营圃,野客穷年癖著书。

贫里光阴聊藉遣,病余人事总教疏。

间阶芳草通行迹,曲径幽花笑索居。

自分已无匡世略,祇宜林下带经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春日郊行

山翠明边桃李花,春阴幂处三两家。

行逢牯牛或让路,坐对渴龙轻响车。

韶光欲老犹未老,冷日将斜还不斜。

莫便匆匆过前去,此间风物尽堪夸。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影山草堂人日

濛濛细雨湿年华,冷落山城鼓不挝。

传座几犹缘旧俗,馈春无复见贫家。

人因乱后难言节,草趁寒疏渐吐芽。

为忆故园溪水上,香镫谁照墓门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乱后还家

乱后遄归百感生,那堪回首旧柴荆。

田园荡尽成今昔,戚里飘零半死生。

燕掠荒墟寻故主,牛依残垒事春耕。

空余一掬松楸泪,洒向东风荠麦青。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