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题钓台

扁舟夜泛,向子陵台下,偃帆收橹。

水阔风摇舟不定。依约月华新吐。

细酌清泉,痛浇尘臆,唤起先生语。

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

还念古往今来,功名可共,能几人光武。

一旦星文惊四海,从此故人何许。

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

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夜晚乘小船在江面漂泊,驶向子陵台附近,放下船帆收起桨
水面宽阔,风力使船摇摆不定。明亮的新月刚刚升起
慢慢品尝着清澈泉水,尽情倾诉心中的烦忧,试图唤醒先生的言语
回想当年他在此垂钓,是为了谁而悠闲地躺在烟雾笼罩的沙洲上
思考古今,有多少人能像光武帝那样建立功业?
突然间星辰震动了四海,从此以后,老朋友会在哪里呢?
权势富贵终究不如渔夫的生活,我内心深处早已向往
天空低垂,云彩稀疏,我胸怀壮志,想要振翅高飞

注释

扁舟:小船。
夜泛:夜晚航行。
子陵台:历史遗迹。
偃帆:放下船帆。
收橹:收起桨。
月华:月光。
新吐:刚刚升起。
尘臆:心中的忧虑。
先生:指代某位尊者。
纶钓:垂钓。
烟渚:烟雾笼罩的沙洲。
共:共享。
光武: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星文:星辰的光芒。
四海:天下。
故人:老朋友。
何许:在哪里。
轩裳:官位和服饰。
蓑笠:渔夫的斗笠和蓑衣。
心相与:心灵相通。
浩然:壮志豪情。
高举:振翅高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怀旧伤感的情怀。诗人夜晚乘坐扁舟,向着子陵台漂泊,收起帆橹,不再前行,似乎是在追寻历史的足迹。在广阔的水面上,风吹过,船身摇动,却又不确定方向,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矛盾。

"依约月华新吐"一句,透露出诗人的柔情与对月亮的依恋。月亮常在古诗中象征着怀旧之情,这里则是诗人夜晚独处时所感受到的美好与宁静。

接着,诗人细致地品酌清泉,意在洗涤尘俗之心,同时唤起了先生(可能指孔子或其他古圣先贤)的智慧言论。"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功名的追忆与怀念,而"能几人光武"一问,则是对那些能够继承和发扬古代英雄事迹的人数之少感到惋惜。

"一旦星文惊四海,从此故人何许"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消息所产生的震惊,以及由此而生的对旧友去向的追问。"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一句,则是诗人在抒发自己虽然身穿华丽的衣物(轩裳),但内心更倾向于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蓑笠),并且长久以来,他的心志一直与朋友们紧密相连。

最后,"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怀。这里的"浩然"指的是胸襟开阔、气概非凡,诗人希望能够抛开心中的牵绊,以一種更为宽广和自由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是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内心独白。

收录诗词(3)

王自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木鸦衔楮,空山人采茶。

形式: 押[麻]韵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天香

霜瓦鸳鸯,风帘翡翠,今年早是寒少。

矮钉明窗,侧开朱户,断莫乱教人到。

重阴未解,云共雪、商量不了。

青帐垂毡要密,红炉收围宜小。呵梅弄妆试巧。

绣罗衣、瑞云芝草。伴我语时同语,笑时同笑。

已被金尊劝倒。又唱个新词故相恼。

尽道穷冬,元来恁好。

形式: 词牌: 天香

忆黄梅

枝上叶儿未展。已有坠红千片。

春意怎生防,怎不怨。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移在花丛里面。

请君看。惹清香,偎媚暖。爱香爱暖金杯满。

问春怎管。大家拼、便做东风,总吹交零乱。

犹肯自、输我鸳鸯一半。

形式: 词牌: 忆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