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阆所作的《登应天寺塔》。诗中描绘了诗人登塔远眺的壮丽景象和深邃思考。
首联“闲上应天寺里塔,九层突兀入幽云”,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诗人独自登上应天寺的高塔,九层之塔直插云霄,给人一种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的震撼感。
颔联“下窥已觉红尘别,低语犹疑碧落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受。诗人向下俯瞰,仿佛与尘世隔绝,而低语似乎能穿透云层,触及碧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颈联“秦望山高如髻簇,照湖水阔若瓯分”,通过对比手法,将远处的秦望山比作发髻,形象生动;而湖面则广阔无垠,如同被分割的瓯器,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
尾联“野人不管兴亡事,空凭危栏到日曛”则流露出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泊态度。作为“野人”,诗人不关心世间的兴衰更替,只是在危栏之上,静静地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宁静与平和。
整首诗以登高远眺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超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