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州观风作

清浔二江汇,沃野何茫茫。

地当山海区,郡属秦汉疆。

其俗本淳朴,厥壤宜稻粱。

猺獠杂民居,野性固无常。

镇绥爽其宜,攘敚肆猖狂。

迩来二十年,荆榛化豺狼。

朝廷重疆理,兵威清四方。

畬耕入赋税,流冗归故乡。

鸡犬散墟落,鱼盐集舟航。

闾井自熙熙,弦诵亦洋洋。

余实忝使职,驱车按炎荒。

是时积雨霁,原野浮春光。

鸟鸣杂花开,澄波溢陂塘。

下以慰疲癃,上以承明良。

短章述民风,庶用歌时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浔州地区从荒芜到恢复繁荣的过程,展现了作者作为地方官员的职责与使命。首句“清浔二江汇,沃野何茫茫”描绘了浔州地理位置,两条江水汇聚,土地肥沃广阔。接着,诗人提到浔州地处山海之间,历史悠久,民俗淳朴,适合稻粱生长。

然而,过去二十年间,这里曾陷入混乱,如同荆棘变为豺狼之地。朝廷重视边疆治理,军队带来了和平与秩序,流离失所的人们得以回归家园,从事农耕并缴纳赋税。乡村重新热闹起来,鸡犬相闻,鱼盐贸易繁盛,学校弦诵声声,呈现出一片祥和景象。

诗人蓝智以使者的身份来到此地,目睹雨后春回大地的美景,心怀百姓疾苦,写下此诗,旨在歌颂太平盛世,表达对民生安康的期许。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地方官吏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形象。

收录诗词(343)

蓝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日贺州公馆

清晖挹回洲,密竹何潇洒。

虽有公馆名,颇类村居者。

茆屋三四间,寂寞无车马。

县官坐堂上,猺人立堂下。

风俗自强犷,衣冠真鄙野。

俾之知逆顺,责在任民社。

慎勿示姑息,善政资陶冶。

叠嶂不易登,临风独悲咤。

形式: 古风

晓起

蓐食起中夜,驱马荒山道。

枫林月落迟,茅屋鸡鸣早。

鄙人奉王命,观风非草草。

清霜肃炎瘴,积雨霁秋昊。

鹰隼气自扬,豺狼迹须扫。

独怜简书迫,空羡江山好。

猿吟万竹静,朝日复杲杲。

揽辔怀古人,高歌慰怀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昭潭学勉诸生

昭潭古名邦,山水佳有馀。

昔贤考槃地,乔木蔚扶疏。

微径入崖谷,绿云蔽斋庐。

圣哲俨在席,林光动簪裾。

似闻丝竹音,松风响笙竽。

童子数十人,弦琴咏诗书。

王化大无外,遐荒文教敷。

回潭静无波,中有双鲤鱼。

灿灿黄金鳞,炯炯骊龙珠。

三年蓄云雷,一日翔天衢。

努力富德业,怀哉君子儒。

形式: 古风

为衡阳周宰作

春草含碧滋,罗生满幽砌。

造化无停机,雨露有生意。

卓哉濂溪翁,精颐探彖系。

老屋如扬雄,四壁蓬蒿翳。

人来或笑之,乃翁有佳致。

弦歌自閒暇,风月共光霁。

令德重前修,家声垂后裔。

三年宰衡阳,邑小称善治。

方期剪荆杞,有志植兰蕙。

户庭日幽深,闾里无凋敝。

燕堂春风中,玩此图书秘。

乃知方寸间,自有一天地。

题诗对湘江,目洗衡山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