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下之恶,不如一僭。天下之善,不如一俭。
物有不足,于我何欠。人欲无穷,俭乃防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的作品,虽然没有明确的标题,但从内容上看,它似乎是一首关于节俭和道德修养的格言诗。诗中强调了“僭”(超越本分或地位的行为)的恶劣和“俭”(节俭)的美德,认为天下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僭越,而最好的品德莫过于俭朴。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物质有所欠缺,只要个人内心节俭,就不会感到匮乏。他主张人们应该克制欲望,以俭朴来约束自己,这是一种防止过度欲望的重要准则。
总的来说,这首诗简洁明快,寓教于理,体现了古代儒家倡导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智慧。
不详
恭自内出,俭非外饰。恭俭而实,是之谓德。
作德日休,心广体逸。何以曰寿,由是而积。
人不自泰,以居故移。人不自奢,由养所为。
胜之有道,惟书与诗。愿言君子,载思载惟。
入事其亲,愉色融融。出事其君,惟命之从。
威仪抑抑,曷不肃雍。有而弗恃,是之谓恭。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馀,益此不足。
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
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
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
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义外计。
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