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十五首(其二)

非衣不传于法,非法不授于衣。

衣既已授,法若为传。

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形式: 偈颂

翻译

非正式的传授不给予法,法不能授予非正式的衣物。
衣物既然已经授予,如何还能传授法呢?
(佛法)精妙复杂,八方周全,自我封闭,陡峭严峻,无人能窥探其深奥。

注释

非衣:非正式的衣物,通常指佛教中的世俗衣物。
法:佛法,佛教教义。
授:授予,传授。
玲珑八面:形容事物精细巧妙,无所遗漏。
回合:此处指佛法的严密性,无法轻易触及。
峭峻:陡峭严峻,形容佛法深奥难测。
窥:窥探,试图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祖珍所作的《偈三十五首》中的第二首。它以佛教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佛法与衣钵的关系。首句“非衣不传于法”强调衣钵并非单纯物质,而是佛法的象征,代表着传承。次句“非法不授于衣”进一步说明只有真正理解和实践佛法的人才有资格接受衣钵。

“衣既已授”意味着衣钵已经授予,但关键在于如何将内在的法理精神传递下去。“法若为传”则暗示真正的佛法传授并非形式上的授受,而是内心的领悟和实践。接下来两句“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运用了比喻,形容佛法深奥微妙,如同八面玲珑,难以窥探其全貌,只有具备相应智慧和修行的人才能深入理解。

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佛法的深远和神秘,以及对修行者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禅宗注重心法合一的教义。

收录诗词(33)

释祖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终偈

生本无生,死本无死。生死二途,了无彼此。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三十五首(其三十一)

心月孤圆,虚明洞透。耀古辉今,丝毫不漏。

形式: 偈颂 押[宥]韵

偈三十五首(其二十九)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形式: 偈颂

偈三十五首(其二十八)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眼睛定动,失却巴鼻。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