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其一)

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烟。

犬牙舂米新秋后,麦粒烝茶欲社天。

冠盖只今成弃物,杉松他日记栽年。

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简朴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水竹遮藏自一川”,通过“水竹”和“遮藏”,展现出竹林环绕的溪流,环境清幽。接着,“日高茅屋始炊烟”描绘出日上三竿时分,茅草屋顶才升起袅袅炊烟,反映出农人生活的悠闲与恬淡。

“犬牙舂米新秋后”写的是秋季新谷登场,人们用石臼舂米的场景,形象生动。“麦粒烝茶欲社天”则暗示着农事接近丰收,社日将近,家家户户准备蒸制茶点,共庆丰年。

诗人感慨“冠盖只今成弃物”,意指官场的荣华富贵已不再被看重,转而怀念过去的岁月。“杉松他日记栽年”借杉松寓意岁月流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自我调侃结束,“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说自己忙碌一生,连早起穿衣都手忙脚乱,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现状的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诗意,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其二)

十载劳思寤寐间,新诗态度比云烟。

清风吹我无千里,明月随人共一天。

归去林泉应避暑,北征道路恐经年。

与君共愧知时鹤,养子先依黑柏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复次韵

滕王阁在谁携手,徐孺湖宽可放情。

楚客解书南国恨,秦筝助发上林莺。

系匏独负杯中物,拥鼻知逢洛下生。

问得长须添梦想,蓬窗灯火达天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将之绩溪梦中赋泊舟野步

扁舟逢野岸,试出步崇冈。

山转得幽谷,人家馀夕阳。

被畦多绿茹,堆屋剩黄粱。

深羡安居乐,谁令志四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将归二首(其二)

为客不满岁,还家见两孙。

遥知临竹户,相对引瓢樽。

老罢那嫌瘦,心宽尚喜存。

风波随处有,何幸免惊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