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六)

一摘蔓篱豆,再摘垂墙瓜。

顾彼屋角榴,纷纷尚含葩。

晚食坐轩牖,不厌儿童哗。

飞萤偶来停,一鹊犹喳喳。

海月向东吐,树影山同斜。

虽无疏襟风,露气清可嘉。

笑语且迟寐,远唱同咿哑。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书房中读书,观海赏月的情景。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豆、瓜、石榴、飞萤、鹊鸟、海月、树影等,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同时,诗人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如对儿童喧闹的包容和欣赏。最后,诗人以“笑语且迟寐,远唱同咿哑”表达了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喜爱与留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七)

闭之重帷深,羞涩等新妇。

恨因蚕织工,终身役其手。

阿姑年过笄,独处尚无偶。

对镜有惭颜,未敢訾父母。

春棠发野枝,语以海鸟丑。

所值皆自天,东风究何负?

不平徒用伤,时命本难苟。

未闻唐虞朝,庙堂重骍牡。

供佛有薄田,居僧皆习农。

每以经课馀,共出田亩东。

田麦三尺高,田禾水瀜瀜。

垂垂大袖衣,时纳山花风。

岂必千仓箱,中岁愿已丰。

庶几疏食安,不作沿门佣。

形式: 古风

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八)

一雨过城去,蛙声已盈屋。

渐茁新竹枝,来照佛面绿。

羁人爱凉爽,移书就檐读。

庭西累累梅,喜有半林熟。

邻翁来叩扉,携蔬劝醽醁。

顾视眉辅间,喜气隐相属。

形式: 古风

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九)

云姿弄天表,海气为一清。

目因细书倦,养以山光晴。

山如素心友,但向吾几横。

况有友如山,对睐常青青。

至澹不习媚,至乐无匿情。

萧然一室中,两榻同一檠。

形式: 古风

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二十)

弱年惯閒惰,每以书为仇。

遂使枵腹人,常匿声名羞。

木叶复将下,已非前岁秋。

岂真吾发华,在镜青常留。

飘风不自警,去水同悠悠。

与为伏井龙,宁为耕田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