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三)

岁穷风雪飘零,望迷万里云垂冻。

红绡碎剪,凝酥繁缀,烟深霜重。

疏影沈波,暗香和月,横斜浮动。

怅别来,欲把芳菲寄远,还羌管、吹三弄。

寂寞玉人睡起,污残妆、不胜姣凤。

盈盈山馆,纷纷客路,相思谁共。

才与风流,赋称清艳,多情唯宋。

算襄王,枉被梨花瘦损,又成春梦。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年末风雪纷飞,远望万里云层冻结。
红色轻纱被剪碎,如凝固的酥油繁星点缀,烟雾深沉霜气浓重。
稀疏的影子倒映在水面,暗香与月光交织,随风摇曳不定。
惆怅离别后,想把芬芳寄托远方,却只能吹奏三声羌笛。
孤独的美人醒来,妆容凌乱,比不上凤凰的娇美。
满眼的山馆,行人络绎,思念之情又有谁知?
才华出众的人,文笔清丽,深情之人唯有宋朝。
想那襄王空自消瘦于梨花之下,这又是一场春梦。

注释

岁穷:年末。
风雪飘零:风雪纷飞。
云垂冻:云层冻结。
红绡:红色薄绸。
凝酥:如凝固的酥油。
烟深霜重:烟雾深沉霜气浓重。
疏影沈波:稀疏的影子倒映在水面。
横斜浮动:随风摇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到冬的境象,开篇便以“岁穷风雪飘零”、“望迷万里云垂冻”设置了一个萧瑟、冷清的氛围。接着,“红绡碎剪,凝酥繁缀”可能指的是落叶纷飞,或是霜花凋谢,表现了一种凄美与寒冷。"烟深霜重"则更增添了这种感觉。

在“疏影沈波,暗香和月,横斜浮动”一句中,“疏影”、“沈波”可能指的是水中的倒影,而“暗香和月”则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这里的意象丰富,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嗅觉上的体验。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情感,“怅别来,欲把芳菲寄远”,这种情感在“还羌管、吹三弄”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抒发。这里的“羌管”可能是指一种乐器,而“吹三弄”则是在表达诗人想要通过音乐来传递自己的思念。

接下来的“寂寞玉人睡起,污残妆、不胜姣凤”一句,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从沉睡中醒来,但她的妆容已被夜间的寒霜所破坏,形象优美而又带有一丝哀愁。

“盈盈山馆,纷纷客路,相思谁共”则是对一个空旷的山馆和繁忙的客人道路的描写,这里的“相思谁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相思之情。

在最后几句,“才与风流,赋称清艳,多情唯宋”中,诗人自诩自己的文采能够与古代名家相媲美,而“算襄王,枉被梨花瘦损,又成春梦”则是一种感慨,可能是在反思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个人生命如同短暂的春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深秋到冬的萧瑟氛围,并且在其中融入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1)

孔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浦.旅怀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形式: 词牌: 南浦

惜馀春慢/选冠子

弄月馀花,团风轻絮,露湿池塘春草。

莺莺恋友,燕燕将雏,惆怅睡残清晓。

还似初相见时,携手旗亭,酒香梅小。

向登临长是,伤春滋味,泪弹多少。

因甚却、轻许风流,终非长久,又说分飞烦恼。

罗衣瘦损,绣被香消,那更乱红如扫。

门外无穷路岐,天若有情,和天须老。

念高唐归梦,凄凉何处,水流云绕。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七星岩

隐安楼阁贯空嵌,绝顶磨霄凝翠岚。

若到白云犹未半,凭君更上七星岩。

形式: 七言绝句

顶山寺

高山峰顶欲参天,蓄怪储灵远近传。

云岫万重围净土,石门千丈落飞泉。

群居在昔论三益,少别于今已十年。

绕槛穿云似蝴蝶,梦魂何夕不翩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