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洞山偈

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

白云终日依,青山都不知。

欲知此中意,寸步不相离。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隐山和尚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父子图,通过“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开篇,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白云终日依,青山都不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白云以情感,它日复一日地依恋着青山,而青山似乎对此毫不知情,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沉的关系。

“欲知此中意,寸步不相离”,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这种亲密无间关系的向往和赞美。无论是白云对青山的依恋,还是青山与白云之间的默契,都蕴含着一种超越言语的情感交流,强调了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寄托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隐山和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壁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閒。

莫把事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栽松颂

短短一尺馀,纤纤覆绿草。

不知何世人,得见此松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偈三首(其一)

沧溟几度变桑田,唯有虚空独湛然。

已到岸人休恋筏,未曾度者任须船。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三首(其二)

寻师认得本心源,两岸俱玄一不全。

是佛何须更求佛,只因从此便忘言。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