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

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

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

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

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

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

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九日》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点明了时节和节日,秋风的飒爽与重阳节的氛围相得益彰。接着,“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其中“陶彭泽”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几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军营中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当前生活的不满或无奈。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和困惑。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几句,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某些人物行为的赞赏或惋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对未来的期待和自我反省。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描述了诗人前往某地的情景,通过外貌和举止的描写,展现了其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真我的追求,即使面对困难和压力,也坚持自我。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看重精神世界的丰富。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通过对比黑白(磷与缁),强调了诗人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最后两句,诗人以菊花的盛开和自己的空酒杯,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道德和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简赵子昂

君维大雅姿,被服蔼兰荪。

胸次综流略,本本又元元。

手追七子作,凌厉气所吞。

馀事到翰墨,藉甚声价喧。

居然难自藏,珠玉走中原。

四年郎省户,小滞当高鶱。

肯来为多士,复除布春温。

力争吾道回,中流收崩奔。

眷言维桑旧,从容驻輶轩。

我亦喜再见,一笑略寒暄。

首诵新诗章,两耳为君尊。

高情殊磊落,俗子何足论。

顾我寂寞地,无物当赠言。

乃复携尺纸,看君醉墨翻。

霜木石共老,野竹翠不蕃。

落笔频申顷,岁晚古色存。

思君时一把,此意期勿谖。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和赵子俊閒居十首(其一)

俯仰一室内,我兴尚无为。

凝尘澹素几,乍见閒居诗。

吐词甚高简,观者未必知。

士固各有志,肯为富贵移。

汲多羸其瓶,居然井在湄。

何似鸱夷全,张弛随所宜。

杨子不违物,赵子不干时。

此意谅所同,相与三复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赵子俊閒居十首(其三)

维昔陶元亮,早岁尚隐沦。

从事建威幕,奔走戎马尘。

宵征亦良苦,我岂恋轩茵。

时运不可回,物态日以新。

悠然彭泽去,渐与乡里亲。

公田半税秫,亦足慰我贫。

有人企高躅,漫仕求所伸。

闽峤虽云远,弦歌遂其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赵子俊閒居十首(其五)

势利苦炎炎,名节贵皓皓。

河县开桃李,家园熟梨枣。

当年归骑省,名誉岂不早。

一染金谷尘,萧艾没芳草。

胡为閒居赋,乃诮任安巧。

所以惟慕陶,固穷而守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