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信州作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
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注释

江城:即信州,因处江边,故称。
残僧:老僧。
幽禽:指杜鹃。
缘底事:为什么。
不如归:杜鹃鸣声悲切,如呼“不如归去”。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作者身处贬谪之地江城的孤寂生活。首句"谪宦江城无屋买"表达了诗人身为贬官,无法在繁华之地购置房产的落魄境况。他只能与残僧和野寺为伴,生活简朴,"松间药臼竹间衣"形象地展示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清贫。

接下来的两句"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写诗人随水流走到尽头,便静坐欣赏云卷云舒,流露出淡然处世的态度。然而,鸟鸣却在此时触动了他的愁绪,"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幽禽的啼叫似乎加重了他的哀伤,尤其是在月斜之时,"月斜西院愈声悲",更显凄凉。

最后两句"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以景结情,青山虽美,但诗人仍心向故乡,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无奈的归乡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贬谪生涯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

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春来莫卷绣帘看。

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蓦然收袖倚栏干。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谯园作

霜细犹欺柳,风柔已弄梅。东园捶鼓赏新醅。

唤取舞周歌沈、探春回。妙舞堪千盏,长歌可百杯。

笑人将恨上春台。劝我十分一举、两眉开。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洞仙歌.菊

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

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诗中能道。

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又似锁,三千汉女,偏教明妃、怨西风边草。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其二)梅

年年青眼。为江梅肠断。一句新诗思无限。

向碧琼枝上,白玉葩中、春犹浅。一点龙香清远。

谁抛倾国艳。昨夜前村,都恐东皇未曾见。

正倚墙红杏,芳意浓时,惊千片。何许飘零仙馆。

待冰雪丛中看奇姿,乍一笑能回,上林冬暖。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