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当家藏钟隐画三害图

老钟笔法何奇古,三害精灵一图聚。

周生自握苍精龙,白额长蛟甘丧沮。

危桥跨水压波涛,巨木翻风瞑烟雾。

挺然独往知忘躯,敢谓诛邪天地助。

三日生还动闾里,千载遗踪存绢素。

薄蚀已更人仰之,自古贤豪遗细故。

何独今人无此人,已觉丹青有深趣。

江南印玺尚如新,国破苍忙画谁付。

一图分裂藏三家,离合悠悠岁时度。

只今皆属丞相孙,挂向高堂邀客顾。

倏然风云驾霹雳,雨来平地银潢注。

珍绨收藏卷不彻,直恐变化复入江湖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王元当家藏钟隐画三害图》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描绘了钟隐大师绘制的“三害图”的奇古笔法与深刻寓意。

诗中首先赞美了钟隐大师的绘画技艺,称其笔法奇古,将三害(可能指恶鬼或邪恶力量)的形象汇聚于一幅画中,形象生动。接着,描述了画中的场景,如危桥跨水、巨木翻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大师在画中独往独行,似乎是为了诛邪,展现了其勇猛与决心,同时也得到了天地的助力。

诗中提到,这幅画在三日后便产生了影响,改变了周围的人们,千载之后仍保存在绢素之上,成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尽管时光流逝,但画作依然保持着其原始的魅力,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诗人在感慨现今社会中缺少像钟隐这样的贤者时,也表达了对这幅画作艺术价值的赞赏,认为它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道德意义。

最后,诗中提到了这幅画的流传情况,它被分割藏于三家,随着时间的推移,画作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然而,现在这幅画属于丞相的孙子,挂在高堂之上,吸引着宾客的目光。诗中以风云、雷电、暴雨等自然景象为喻,描绘了画作所具有的震撼力,以及人们对它的珍视之情。同时,诗人也担心画作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流失,强调了保护和传承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王元当家藏钟隐画三害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钟隐大师高超的绘画技巧,也传达了画作背后深刻的寓意和对艺术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燕待制秋山晚景

我朝妙画能山水,燕公笔法精无比。

燕公山水工平远,一幅霜绡折千里。

潇湘洞庭日将晚,云物萧萧初满眼。

虞帝之魂招不返,霜树冥冥红叶卷。

二妃血泪知几多,竹上遗痕深复浅。

渔舟片帆风已满,渔父横眠思犹懒。

时时白鹭聚圆沙,亦有行人下前坂。

江回岸断数峰青,彷佛灵妃曲可听。

却逢深崦见茅屋,只欠桃花如武陵。

世间何物人争诧,请说奇书并妙画。

一时鉴赏安足论,流转千年愈增价。

珍绨一袭藏至珍,卷尾长篇更入神。

呜呼粉墨终成尘,唯有文章道德能日新。

形式: 古风

夏公酉家藏老高村田乐教学图

高生妙画世所知,君藏两幅尤瑰奇。

春回老柳未全绿,和气盎盎微风吹。

负暄当案谁氏子,坐以训诂传童儿。

麻鞋破穿十指露,纻衫短袖乌巾攲。

眼吻开张手捉笔,叱怒底事扬其威。

两童分争迭相挽,彼二稚子傍观窥。

一童独卧守书卷,性习已见分醇醨。

皤然老叟醉兀兀,二孙侧立犹扶持。

馀皆伶官杂村妓,插笛放鼓陈威仪。

三犬奔来吠欲齧,二人惊顾方攒眉。

伶家有子少亦黠,两手据鞍驴载之。

尊卑向背极精妙,精妙得以意思惟。

田翁丰年固取乐,又能教子勤书诗。

德泽涵濡赋敛绝,致我鼓腹咸熙熙。

画工亦画太平事,谁欲扰之生乱离。

高生高生,不独爱尔之妙笔,对此颇思三代时。

形式: 古风

寂照大师匣藏相国寺坏壁秋景

京城车马多尘埃,一见妙画心眼开。

深山老木秋思静,苦雾郁郁诸峰埋。

客骑蹇驴打不动,懊恼似忧寒雨来。

崖平路转斗然绝,笔力未断空徘徊。

胡为皴剥仅盈尺,鐍以大箧过琼瑰。

师云昔是殿堂壁,治平大水馀皆摧。

恰如卢仝玉碑子,中路扑折令人哀。

玉碑一折乃无用,此画虽缺犹堪裁。

君不见,山前路,路长不独忧风雨。

前有毒蛇后猛虎,磨牙矫尾藏深坞。

圣人皇皇嗟逆旅,画工意思非无补。

非无补,谁信之,纷纷门外誇轻肥。

形式: 古风

泗水雍秀才画草虫

蜻蜓点水蝶扑花,螳螂捕蝉蜂趁衙。

营营青蝇争腐糁,趯趯阜螽沿草芽。

馀生骨朽不复得,雍子笔老谁能加。

卷开却掩恐飞去,绨袭爱护行随车。

况君才力日清敏,胡不放手为龙蛇。

龙蛇逼真看腾跃,出入天地藏烟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