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偶书

百事支离力不禁,一官栖息病相侵。

星辰魏阙江湖迥,松柏茅茨岁月深。

欲倚黄精消白发,由来空谷有馀音。

曲肱已醒浮云梦,荷蒉休疑击磬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冬夜偶书》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与官场的双重压力,内心深处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百事支离力不禁,一官栖息病相侵”,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繁忙琐碎的事务中力不从心,同时官场的压力也使得身体和心灵疲惫不堪。这种自我反省,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颔联“星辰魏阙江湖迥,松柏茅茨岁月深”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魏阙象征着朝廷的权力中心,而江湖则代表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茅茨则是简朴生活的象征。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与现实困境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

颈联“欲倚黄精消白发,由来空谷有馀音”中,“黄精”是一种传统中药,常被用来比喻延年益寿之物,这里暗示诗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摆脱岁月的无情流逝。而“空谷有馀音”则源自古代诗歌中的典故,比喻即使在寂静的环境中,也能听到悠远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持与追求。

尾联“曲肱已醒浮云梦,荷蒉休疑击磬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曲肱而卧,象征着放下世俗的纷扰,进入一种超脱的状态;“浮云梦”比喻短暂虚幻的人生梦想。荷蒉,即荷蓧,是古代隐士所用的工具,击磬心则是指坚定的内心信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已经从世俗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整体而言,《冬夜偶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守仁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最终的觉醒,以及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寄潘南山

秋风吹散锦溪云,一笑南山雨后新。

诗妙尽从言外得,《易》微谁见画前真?

登山脚健何妨老,留客情深不计贫。

朱吕月林传故事,他年还许上西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胡廷尉

钟陵雪后市灯残,箫鼓江船发晓寒。

山水总怜南国好,才猷须济朔方艰。

綵衣得侍仙舟远,春色行应故里看。

别去中宵瞻北极,五云飞处是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与郭子全

相别翻怜相见时,碧桃开尽桂花枝。

光阴如许成虚掷,世故摧人总不知。

云路不须朱绂去,归帆且得綵衣随。

岚山风景濂溪近,此去还应自得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其一)

从来尼父欲无言,须信无言已跃然。

悟到鸢鱼飞跃处,工夫原不在陈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