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冬夜偶书》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与官场的双重压力,内心深处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百事支离力不禁,一官栖息病相侵”,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繁忙琐碎的事务中力不从心,同时官场的压力也使得身体和心灵疲惫不堪。这种自我反省,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颔联“星辰魏阙江湖迥,松柏茅茨岁月深”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魏阙象征着朝廷的权力中心,而江湖则代表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茅茨则是简朴生活的象征。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与现实困境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
颈联“欲倚黄精消白发,由来空谷有馀音”中,“黄精”是一种传统中药,常被用来比喻延年益寿之物,这里暗示诗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摆脱岁月的无情流逝。而“空谷有馀音”则源自古代诗歌中的典故,比喻即使在寂静的环境中,也能听到悠远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持与追求。
尾联“曲肱已醒浮云梦,荷蒉休疑击磬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曲肱而卧,象征着放下世俗的纷扰,进入一种超脱的状态;“浮云梦”比喻短暂虚幻的人生梦想。荷蒉,即荷蓧,是古代隐士所用的工具,击磬心则是指坚定的内心信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已经从世俗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整体而言,《冬夜偶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守仁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最终的觉醒,以及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