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名为《寄陆汉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陆汉东的深切思念与离别的哀愁。
首句“隔岁孤舟别”,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一叶孤舟承载着离别的沉重,时间已经跨越了一年,暗示了两人相聚之不易。接下来,“云翰却杳冥”一句,以“云翰”比喻友人的离去,而“杳冥”则形容其踪迹难寻,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孤独与失落感。
“残灯仇夜雨”一句,通过“残灯”和“夜雨”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夜雨中的残灯,不仅映照出环境的阴冷,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痛苦。而“朋辈惜晨星”则表达了对朋友的珍惜之情,晨星虽小,但却是黎明前最亮的希望,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与不灭。
“乱去家何在”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乱世之中,家园何处?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忧虑,也是对时代动荡的感慨。最后,“愁深梦不成”点明了诗人因愁绪深重而难以入眠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相思那可致,石户掩山青”两句,以“相思”为题,表达了无法传达的情感,即使青山环绕,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思念。这里的“石户”可能是指友人家门,用以象征无法逾越的距离与障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离别与困境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