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寄形一榻日蘧然,倚杖支颐髻指天。
莫逆过门无子祀,时来鉴井自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名为《病中作(其三)》。从这短小的片段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寄形一榻日蘧然”表明诗人因病卧床,时间在漫长而乏味地流逝,"倚杖支颐髻指天"则描绘了一种无奈与悲凉的生活画面。诗人靠着拐杖,托腮思考,发髻指向天空,或许是在思索生命的意义或是对命运的无奈。
“莫逆过门无子祀”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家族延续和宗族祭祀的忧虑。"莫逆"暗示着一种无法改变的宿命,"过门无子"则是对没有后代的哀叹,而"祀"指的是家庭祖先的祭祀活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血脉中断的担忧。
“时来鉴井自跰?”这句诗显得有些疑惑和反思。"时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鉴井"可能指的是古代用水面作为镜子来观察自己的习俗,而"自跰"则有自我审视、自我反省之意。这句话或许在询问时间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是一种对生命和自身价值的探究。
整体来说,这段诗展示了诗人因病痛苦,面临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于家族延续的忧虑。通过这些简单的语言,杨时以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宇宙时间的交织。
不详
通衢隔辙断经过,门巷空无雀可罗。
驱去儿童卧虚室,萧然惟一病维摩。
过檐赫日昼如燔,睡转庭阴始一反。
纵有诸人来问疾,毗耶居士已忘言。
古椿朝菌已忘年,贫病宁须更问天。
石弹不妨随物化,自求鸮炙自应便。
竹风带雨作秋声,半睡惟闻鸟雀争。
老病衰残惟骨立,白头看镜不须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