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头梅是去年花,閒日初长径竹斜。
向晚孤烟三十里,不知樵唱落谁家。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溪头梅是去年花”,这里的“梅”指的是梅花,它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贞不屈和高洁脱俗。诗人提到梅花“是去年花”,可能是在表达时间流逝,季节更迭,但自然界依旧美丽如昔。
“閒日初长径竹斜”一句,则描绘出春天来临之际,竹子开始抽芽生长,阳光透过竹林投射在地上形成斜斜的影线。这里的“閒日”,意指平凡无事的日子,而“径”则是小路,这一句通过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捕捉,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
“向晚孤烟三十里”中,“向晚”表明时间已经接近黄昏,“孤烟”则描绘出远处升起的一缕炊烟,这里并没有具体指明是谁家的炊烟,但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三十里的距离,增添了这炊烟的遥远感和神秘感。
“不知樵唱落谁家”一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樵唱”,指的是樵夫(即采柴的人)在山间的歌声,这里却是未知其具体所处,显得有些许迷茫。诗人通过这种不确定性,强调了一种超越物质界限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安于寂寞的心境。
不详
刘豫阜昌初,累官翰林学士。尝考《石鼓》为宇文周时所造
篱落牵牛放晚花,西风吹叶满人家。
闭门久雨青苔滑,时见鸳鸯下白沙。
井边薏苡吐秋珠,舍下瓜区杂芋区。
世道未夷聊小隐,不须辛苦著潜夫。
秋江白水浪花粗,墟落人归鸟自呼。
新月高城三百雉,角声吹彻小单于。
斧斤戕不死,半藓半枯槎。
寂寞幽岩下,一枝三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