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探访一位名为区宗丈的道人修行之所的景象。首句“惊湍喧浪落寒湾”,以湍急的水流和喧闹的浪声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修行之地的清幽与远离尘嚣。接着,“万室燃灯列火山”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众多灯火比作火山,既展现了道观规模之大,也营造了一种壮观而又温暖的场景。
“金埒景饶须尽醉,玉华秋好共忘还”两句,通过“金埒”和“玉华”的比喻,赞美了道观环境的奢华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在此处流连忘返的情感。接下来,“力倾琢石求应苦,课在囊沙得亦难”两句,转而描述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无论是雕刻石头的艰难还是收集沙子的不易,都体现了修炼者对精神境界追求的坚定与努力。
最后,“千载输边谁卜式,笑从铢两献龙颜”两句,借历史人物卜式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暗示了自己虽无法像卜式那样为国效力,但也能以微薄之力,向君王表达忠诚与敬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道观的壮丽与修行的艰辛,也蕴含了对理想与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