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元晋为寿东沂杨邦伯诞辰所作。诗中以“昨夜台光烛岳嵩”开篇,描绘了庆祝活动的盛大与庄严,仿佛天上的光芒照亮了岳嵩山,预示着喜庆与祥瑞。接着,“晓听歌祝四民同”则展现了民众共同参与的热烈氛围,歌声与祝福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和谐与欢乐。
“勋阶公自跻天上,福祉人咸指日东”两句,赞美了杨邦伯的功绩如同登上了天界,为人们带来了福祉,如同太阳东升,带来光明与希望。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杨邦伯的成就与太阳的升起相联系,寓意深远。
“保障功成卑尹铎,崇儒化浃并文翁”进一步赞扬了杨邦伯在保障安全与促进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尹铎与文翁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他们分别以保境安民与兴办教育而闻名。通过将杨邦伯与这些历史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德行与功绩的高度肯定。
最后,“试看霜后阳和满,可是南山淑气融”以自然景象作结,暗示即便是在严寒之后,温暖的阳光也会普照大地,如同南山的淑气融汇于万物之中。这不仅象征着杨邦伯的恩泽如同春风吹拂,遍及四方,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的影响能够长久地惠及众人。
整首诗通过对杨邦伯生平事迹的赞美与颂扬,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功绩以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杨邦伯的深厚敬意与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