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胜九日诗萧然有陶风趣因次韵

九日独何日,高怀无与娱。

仰视天宇清,倏见飞鸿孤。

哀呜呼其群,相望渺江湖。

岂不念亲友,林閒置尊壶。

不醉慎毋归,且莫歌骊驹。

今日不为乐,奈此岁将徂。

风霜艳黄菊,兴与南山俱。

此时如不采,但恐随樵苏。

日暮登吹台,苍茫望八区。

翻然念乡国,北望一长吁。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重阳节的感伤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九日独何日,高怀无与娱”点明了时间背景和孤独心境,诗人独自一人在重阳佳节,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无奈。接着,“仰视天宇清,倏见飞鸿孤”通过仰望天空中孤独飞翔的大雁,引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大雁的哀鸣似乎在呼唤着同伴,而诗人的心境与之相似,渴望团聚却只能独自面对。

“哀呜呼其群,相望渺江湖。岂不念亲友,林閒置尊壶。”诗人表达了对亲友的深深思念,想象着他们或许也在某个角落怀念自己,而自己却只能在林间放下酒壶,无法与他们相聚。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不醉慎毋归,且莫歌骊驹。今日不为乐,奈此岁将徂。”诗人劝诫自己不要轻易放弃这份孤独中的自我沉醉,不要像骊驹那样歌唱离别,因为今日的欢乐是如此珍贵,不能轻易放弃。同时,他也意识到时光易逝,岁月即将流逝,更增添了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风霜艳黄菊,兴与南山俱。此时如不采,但恐随樵苏。”诗人借景抒情,以艳丽的黄菊和与南山共兴的景象,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提醒自己要抓住当下,不要让美好的时光如同被砍柴人带走的枯枝一样消失。

最后,“日暮登吹台,苍茫望八区。翻然念乡国,北望一长吁。”日落时分,诗人登上吹台,远眺八方,心中涌起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不禁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一句将诗人的思绪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描绘,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送雷希颜之泾州录事李君美治中公廨南楼坐中作

严霜枯百草,摇荡鸿鹄心。

翩翩万里翼,随云落西南。

泾水东流不到燕,送君落日孤云边。

声名一日天下白,还作南楼座中客。

西州自古多豪英,作者凛凛气犹生。

太尉英风迈万古,不劳折箠笞此虏。

男儿生不功名死无益,莫言簿领卑凡职。

君不见当时髯张一尉耳,至今双庙令人起。

形式: 古风

仿玉川子沙麓云鸿研屏吕唐卿藏

吾闻春秋纪年二百四十二,不书祥瑞书灾异。

不知何年沙麓崩,六鹢退飞失其四。

恒星不见夜有光,星陨如雨石在地。

孔子讳鲁不讳宋,但记日有食之既。

岂知沦影入石中,蟾蜍桂影俱蒙笼。

初疑日中有两乌,双飞跳入姮娥宫。

鹑火贲贲尾伏辰,状如赤鸟云非云。

女娲炼就五色石,抟沙所作愚下人。

史苏发占又端策,坎为曳月艮山石。

兑升而云离奋翼,重兑为吕归有德。

吕侯宝石到子孙,更遣赵子穷其源。

齐赵马牛不相及,如何穷此造化根。

世閒万事何不有,耳目之外难具论。

海中时时发火焰,世界一一持风轮。

一微尘内纳须弥,有顶天上犹昆崙。

并却咽喉与唇吻,别有一句超乾坤。

木人抚掌非耳听,石女怀胎亲眼闻。

扇子筑著帝释鼻,鲤鱼惊翻东海盆。

吾言非夸子夸矣,要与摩诘无言言。

形式: 古风

仿乐天新宅

吉凶翻覆两何如,新贵移来旧贵居。

昨日弓刀围旧宅,今朝车马庆新除。

兔惊尚顾罝中兔,鱼逸还寻筚下鱼。

富贵贫穷皆有命,大都覆辙戒前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仿郎士元宝刀塞上儿

长安美少年,白马黄金鞭。

后骑捧长剑,官仪如殿前。

烟尘生绝塞,烽火照甘泉。

如闻辞第将,遗貌上凌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