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阁秋眺示大学士及南书房翰林等

一指当人前,不见泰山高。

离娄闭目时,讵可察秋毫。

至人用心镜,万物不能逃。

王者明四目,智烛良独操。

兹阁名心远,寓意岂在遥。

结搆山之巅,俯仰近云霄。

况值三秋深,天气高泬寥。

叶落万林疏,凭眺心神超。

伊余有远思,匪恋物华撩。

或情有壅蔽,或民嗟苦劳。

或贤当登进,转令在下僚。

或时虽小安,遽益志气骄。

见理有不周,愆尤自此招。

辩言有未当,是非致混淆。

心远之谓何,岂谓盻荒郊。

即事因自儆,此乐非游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心远阁"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洞察的深度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首联以手指泰山和离娄察秋毫的典故,暗示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能揭示出人的认知局限。接着,诗人通过"至人用心镜"和"王者明四目"的比喻,强调了智者洞悉万物、明察秋毫的能力。

"兹阁名心远"至"俯仰近云霄"描绘了心远阁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高耸入云,寓意着诗人的心境超越世俗。"三秋深"和"天气高泬寥"则渲染了秋日的清冷与开阔,诗人借此抒发超然物外的情感。

"叶落万林疏"至"匪恋物华撩"表达了诗人不为外物所动的淡泊,他关注的是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如贤才被埋没、民生疾苦、官员晋升不公等。"或时虽小安"至"愆尤自此招",诗人反思了这些现象可能导致的后果,警示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错误。

最后,"辩言有未当"至"岂谓盻荒郊",诗人指出言语不当和是非混淆的危害,再次强调"心远"并非远离尘世,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警醒自己和他人。整首诗寓含哲理,体现了乾隆帝作为帝王的深沉思考和自我要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相马歌赐来保

伯乐善相马,车下老骥出。

今岂无其人,来保称第一。

曩时有黄海,亲授相马术。

谓不相其皮,亦莫称其力。

心端德自优,万中无一失。天闲云锦群,一顾靡不?。

为余辨骊黄,六飞恊安吉。

此术固云美,相人亦可则。

况兹居八柱,亮采汝所职。

勉此空冀心,佐予敷九德。

形式: 古风

兴京

姬室于豳日,炎刘起沛时。

一人方缔造,四海遂为基。

皇涧犹然在,皋门尚可思。

屏藩堪示固,宫室不言卑。

往者争雄际,同归出众姿。

秋风经故国,膏雨遍新陂。

父老迎鸾驭,材官卫羽旗。

初来尤切切,欲去更迟迟。

言念皇图缵,端维厚德垂。

凛乎同驭朽,告我后人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乾隆九年十月重葺翰林院落成车驾临幸锡宴送大学士掌院事鄂尔泰张廷玉进署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首敕诸臣各分一字赋诗(其一)

抚序权居北,占星壁在东。

斯干歌翰苑,于乐鬯儒风。

改殿当年异,登瀛此日同。

三台司道筦,二老亮天功。

乐具《卿云》奏,筵开《湛露》融。

底希光旧史,长此赞微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乾隆九年十月重葺翰林院落成车驾临幸锡宴送大学士掌院事鄂尔泰张廷玉进署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首敕诸臣各分一字赋诗(其二)

木天临翠辇,鸳侣集华簪。

广学心常切,因文道可寻。

横汾阴岂昔,来泮水犹今。

礼乐于焉盛,觥罍取次斟。

诗惭得珍字,辞喜献官箴。

返辔重城暮,犹闻歌诵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