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观竞渡戏作长歌

端阳新雨涨平堤,柳暗长桥莺乱啼。

万户楼台如镜里,千门弦管喧于市。

五丝系臂醉蒲觞,争看龙舟戏江水。

红帘彩鹢木兰桡,锦缆牙墙奏玉箫。

簇簇黄头歌欸乃,重重翠扇伫娇娆。

楼船画舫纷停泊,别上江亭开水阁。

两岸游人似堵墙,绮罗耀日相交错。

游人开处使君来,伐鼓填填响若雷。

屏帐駊騀张巨舫,琼筵乐部递相催。

使君重文兼好客,当筵载笔皆词伯。

未许丰容斗艳妆,直从险峻看标格。

梨园曲罢报诗成,江上游龙急瞲声。

鳞甲翻波风雨恶,江胥河伯避霓旌。

输嬴未决雌雄队,垒鼓催桡浪花碎。

锦标夺得快先登,两岸千人齐喝采。

输者惭兮嬴者矜,回舟赌胜更凭陵。

江波咫尺分吴越,往事千年感废兴。

越兴吴废付东流,南国烟花恣浪游。

谁向澄潭伤屈子,空余兰杜结离忧。

湘兰沅杜长江隔,吴门还有鸱夷革。

日暮潮来天地青,剑光袍铠如银白。

江南士女自嬉嬉,话及前朝总不知。

嬴输兴废浑闲事,莫怪山公倒接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一场热闹非凡的龙舟竞渡在阊门附近举行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人们参与的热情。

首句“端阳新雨涨平堤”,点明了端午节的背景,雨水使得河水上涨,为龙舟赛提供了适宜的水域条件。接着“柳暗长桥莺乱啼”一句,通过柳树的浓密和黄莺的啼鸣,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万户楼台如镜里,千门弦管喧于市”描绘了沿岸楼台倒映在平静的水面如同镜子一般,市井中弦乐声与管乐声交织,热闹非凡。诗人巧妙地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五丝系臂醉蒲觞,争看龙舟戏江水”描述了人们在手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龙舟比赛。这一细节体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比赛的期待与热情。

接下来,“红帘彩鹢木兰桡,锦缆牙墙奏玉箫”描绘了龙舟的装饰与音乐表演,色彩鲜艳的龙舟在江面上划破水面,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展现出节日的奢华与壮观。

“簇簇黄头歌欸乃,重重翠扇伫娇娆”通过歌声与舞动的翠扇,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热烈与欢快。而“楼船画舫纷停泊,别上江亭开水阁”则展示了岸边的繁华景象,众多船只停泊,江亭中宴饮欢聚,一派盛况。

“两岸游人似堵墙,绮罗耀日相交错”描绘了人群的拥挤与服饰的华丽,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繁华。而“使君来,伐鼓填填响若雷”则点出了官员的参与,增加了节日的庄重与威严。

最后,“未许丰容斗艳妆,直从险峻看标格”表达了对参赛者的赞美,他们不仅追求外在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的勇气与技巧。全诗以“输赢未决雌雄队,垒鼓催桡浪花碎”收尾,展现了比赛的激烈与紧张,以及观众的兴奋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捕捉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和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清夜吟

世上仅三乐,人间止百年。

羲和何太苦,朝暮不停鞭。

峥嵘火云连赤阪,入夜惟愁日车返。

冰纱为帐扇轻纨,竹气梧风清更远。

此时煮茗在虚亭,剥笋还窥玉札经。

为鲧烛龙聊税驾,来朝微雨待人醒。

形式: 古风

冰盘瓜藕

热思寒水玉,更忆葛仙方。

忽对片冰皛,能生六月凉。

甘瓜翻几滑,脆藕拂盘香。

坐听莲歌晚,青门意更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江村吟(其一)

吴会繁华地,淳风在野村。

桑麻连户牖,禾黍散鸡豚。

茅屋还堪赋,江亭好避喧。

壶觞依浅草,真乐满田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江村吟(其二)

稚子捉杨花,呼群更打鸦。

嬉游忘帝力,耕凿任农家。

野径飞晴蝶,平畴噪乱蛙。

陶然上皇世,不道武陵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