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路接天末,怪君与我违。
客程千嶂里,鸟道片云飞。
树色连青汉,泉声出翠微。
锦城花月下,才子定忘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踏上远行之路,前往遥远的蜀地(今四川一带),而诗人则留下深深不舍。开篇“远路接天末”,便是以宏大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与艰难,接着“怪君与我违”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客程千嶂里,鸟道片云飞。”这里,“客程”指的是远行者的路程,而“千嶂”则形容山势的连绵不断,诗人通过“鸟道片云飞”的意象,传达了旅途中的孤寂与遥远。
“树色连青汉,泉声出翠微。”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其中“树色”、“泉声”都极富画面感,给人以诗中有声有色的感觉。同时,这些景物也映衬出了友人的离去,更添几分愁绪。
最后,“锦城花月下,才子定忘归。”这里的“锦城”指的是成都一带,那里繁华如锦;“花月”则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诗人称呼友人为“才子”,表达了对其才能与品格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对其不舍之情。然而,“定忘归”却显示了一种无奈,似乎在说即便是美好的事物,也难以留住行者的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感怀,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朋友远行的复杂情感。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随缘忽西去,何日返东林。
世路宁磋别,空门久息心。
人烟一饭少,山雪独行深。
天外猿啼处,谁闻清梵音。
离舟解缆到斜晖,春水东流燕北飞。
才子学诗趋露冕,棠花含笑待斑衣。
稍闻江树啼猿近,转觉山林过客稀。
借问还珠盈合浦,何如鲤也入庭闱。
怜君展骥去,能解倚门愁。
就养仍荣禄,还乡即昼游。
橘花低客舍,莼菜绕归舟。
与报垂纶叟,知吾世网留。
青丝络骢马,去府望梁城。
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
别筵寒日晚,归路碧云生。
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