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点飘萧供晚清,二更倾泻到天明。
雷驱云气如旋磨,雨遍山村却入城。
簟面顿无秋后暑,檐牙最爱梦中声。
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么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的秋雨为干旱的农田带来滋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农业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数点飘萧供晚清,二更倾泻到天明" 这两句通过对雨水细腻描写,表现了夜幕降临时雨滴的轻盈与日出后雨势的猛烈,生动地勾勒出雨的节奏和力度。
"雷驱云气如旋磨,雨遍山村却入城" 这两句则通过对雷声和云气变化的描绘,以及雨水覆盖山村最终汇聚于城中的动态描述,增强了诗歌的动感与视觉效果。
"簟面顿无秋后暑,檐牙最爱梦中声" 这两句通过对雨后的凉爽气候和屋檐滴水声音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雨季节变化的欣赏,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么生" 这两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掌管降雨权力者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雨水能够更多地滋润自己所在的江东地区,以解渴民之需。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农业社会福祉的关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传递了自己对生命与生存的珍视。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几年今夕一番逢,千古何人此兴同。
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
莫言秋色无多巧,净洗清光也费工。
老子病来浑不饮,如何频报绿尊空。
劣到中秋云便兴,中秋过了却成晴。
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
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
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秋夜真成昼,西山却在东。
吹高半轮月,正赖一襟风。
清景今年过,何人此兴同。
青天忽成纸,似欲借诗翁。
昨夜云为祟,今宵月始妍。
如何一日隔,便减半分圆。
影里偏宜竹,光中不剩天。
客来休遣去,我醉正无眠。